卫计风采被需要是医院

发布时间:2020-11-18

有一首歌唱到“幸福是你眼睛里笑起来的美丽”,“是你手心放在我的手心”。这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更是一种被需要的价值体验。从医22年,始终把被需要当做自己最大的幸福,是这个基层医生的坚定信念和执着追求。

邵文革,年毕业于承德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医院内二科主任。由于各方面表现出色,医院评为优秀医生、优秀科主任,年终考核曾获县政府嘉奖、三等功和市政府二等功奖励,是本届县管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和优秀科技工作者;被聘为承德医学院内科学教授、连续评为优秀教师;他还担任承德医学会、医师协会感染病、消化、血液专业委员会委员和第三届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

~为选择,无怨无悔~

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改善,他们对生命健康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医学的发展速度和医疗条件的改进相对滞后,这个矛盾给医生的工作带来更多的挑战、考验和困扰,医疗行业的压力与日俱增。很多人后悔、抱怨、转行,放弃当初的理想,寻求安逸,可他从没动摇过。他说医生是与老师一样极具社会意义的工作,必须有人做,好好做,坚持做,这是社会需要,是奉献,也是精神收获和内心幸福。

~为集体,尽心尽力~

因为集体的需要,个人必须发挥最大的潜能。他能力不超群,只是态度执着认真。多年的临床实践使他认识到医学的博大精深和所学不足。他希望每个病患都能脱离痛苦,但现实很残酷。面对太多的无能为力,他竭尽全力把工作做到细致入微,不留遗憾。在严格自律的前提下,手把手教新兵、带队伍,起早贪黑,事无巨细。他外出进修,多次参加各种学习班、培训班的学习,平时针对疑难病例大量查阅资料、反复对比、向同行请教,无论是业务还是管理能力都得到显著提升:年度门诊量突破人次,年住院患者达到人次,化解医疗隐患20余次,获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为患者,心无旁骛~

“治病救人”“视患如亲”是行业的要求,更是这位医生的行动自觉,他早已把这个信念融入血液。他没有上下班的概念,什么时候处理好病人什么时候离开,对不稳定的患者还要多次巡视,有重病人随叫随到,医院,甚至几天不回家。

他深知,对于有些病人特别是老年人,精神治疗更重要。他和他们聊天,倾听并尊重他们的意愿,让他们放松紧张的神经。那些病人喜欢他、信任他、配合他,在提高治愈率的同时,建立了和谐的医患关系,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很多病人出院后都和他保持长期联系,他有问必答,有求必应,老人需要他就上门问诊。很多老人把他当成自己的孩子,什么都跟他说。他常常忙得晕头转向,却乐此不疲。有一位退休老教师因患脑梗塞和糖尿病入院,他是主治大夫。老人认真而谨慎,凡事都要问个明白,他总是笑呵呵地解答。老人出院后常电话咨询各种问题,他都耐心回复。老人述说不清的时候,他就亲自到家中跟老人面对面交流,及时解除老人心中的疑虑,老人逢人便夸奖他。还有一位年近八旬的老军人,戎马一生,对人对事都很严格。由于身患老年病,每年都要住一两次院,每次都只选择他。老人说“我喜欢他说话做事的态度,我相信他,我需要他”。

最可贵的是他走近了人人望而生畏的特殊群体--传染病人群。这些人有着特殊的心理需求--他们渴望理解,寻求治愈之道,更隐秘自卑。他明白,这个群体没人愿意碰触,却必须有人去管。他索性着手这方面的深入学习,以期用一己之力,为那些需要他的人服务。他专门到北京医院进修学习,先从专业角度掌握肝病传染病的诊治。平时只要有这方面的学术会议,他就去参加,通过对各种病例的了解,在临床应用中对症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他成了这个群体的心理咨询师和坚强的精神支撑。

为了抢救传染病人,他两次受伤。年7月,有位肝癌破裂出血患者需要抢救。他飞奔向病房。在跑出电梯的刹那,脚下一滑,他摔出两米多远,右挠骨骨折。他带着石膏托也要跑到病房里去看住院的病人,勉强休息两个月,就回到岗位上去了。家人担心他骨头没养好会有后遗症,他却说“我更担心我的病人”。年冬,一位肝脑患者发病,非常狂躁,自己完全没有意识。当时只有一名女性家属陪护,根本控制不了。他当即上去帮忙,猝不及防被患者打成左手食指骨折。清醒后的患者一再道歉,他却笑呵呵的说“没什么,你好了就比什么都强”。

他发现传染病人都是等到发病时才就医,有的已无回天之力。只是大家不知道有些病患原本是可以早期治疗的。为了治疗前移,从年起,他开始主动申请到部分肝病高发的偏远乡镇去进行丙肝的宣教、义诊高危患者筛查和慢性病的普查工作。近几年,他累计下乡余次,发放宣传资料余份,共筛查人次,丙肝阳性率35%,有20%的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为传承,毫无保留~

年,县医院成立承德医院,医院转化,开始承担教学任务。课堂上,他带学生学习医学理论,课后带着他们见习各种典型病例,加速他们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他要把自己积累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给学生,让更多的人去发挥更大的社会作用,为更多的患者带去福音。几年下来,他的师德师风深受学生们的好评,连续三年获得“承德医学院优秀教师”称号。

寒来暑往,日复一日,他坚守着自己的理想,担负着社会责任,不求名利,不事张扬,匆匆忙忙,来了又走。他奔走在需要他的每个场所,享受着付出的快乐,收获着被需要的幸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stlly.com/bybl/120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广告合作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乘车路线:18路、112路、43路、30路、36路、45路 电子邮箱: lidekdfq@163.com
    版权所有:丙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