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上篇内容对甲乙丙丁戊五种肝炎的相关知识介绍可以了解,虽然这五种肝炎都是属于病毒性肝病,但它们在临床症状和传播途径方面都是有所不同的,因而对待这五种病毒性肝病所采取的防治方案也是不同的。甲肝乙肝丙肝这种三种病毒性肝病在早期的病症不是很明显,所以说,如果要想确诊被传染哪种病毒性肝病,患者还需要进行相关疾病的排查。 当出现症状怎么办? 急性肝炎应隔离治疗,特别强调在专科医生指导下治疗。以良好的心态、充足的休息、适当的营养配合治疗,避免饮酒、过劳和使用损害肝脏的药物。慢性肝炎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制定长期治疗计划,进行个性化、系统性治疗。 甲型肝炎为自限性疾病,无需特殊治疗,配合医师度过急性期即可痊愈。 急性乙肝应立即住院治疗。慢性乙肝的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目前没有特效药物彻底根治。医院治疗。建议每6~12个月检查1次,以便及时发现无症状的肝功能异常或癌变。肝癌好发的人群是男性、40岁以上者。 丙型肝炎的药物治疗方法有许多,需进行综合治疗。医院诊治,早期坚持用药,大多数病人可以痊愈。但丙肝发病隐匿,所以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丁型肝炎急性期病人应住院治疗,慢性丁肝患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用药。特别要警惕慢性乙肝合并丁肝病毒感染和重型肝炎。 戊型肝炎的治疗原则基本同甲型肝炎。强调老年人、孕妇患戊肝要住院治疗。 如何自我防护? 1.甲型肝炎 严把“病从口入”关,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护水源,搞好饮水卫生,生吃蔬菜瓜果要洗净,不吃腐败不洁的食物,提倡分餐制。家庭中有人患病应进行家庭消毒,将餐具煮沸10分钟以上。目前,甲型肝炎疫苗的研究已获成功,国产和进口的疫苗均可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购买和注射,可有效预防甲肝感染。 2.乙型肝炎 所有体内带有乙肝病毒的人(无症状的乙肝病毒携带者以及乙肝患者)都能将乙肝病毒传染给他人,在人群之间只有传染性强弱的区别,不存在有无传染性的区别。我国是乙肝大国,不主张对携带者及慢性病人采取隔离、分居、分餐、禁止入学、禁止工作等带有歧视性的行为,做好个人防护的关键是接种乙肝疫苗。目前,我国已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程序,以新生儿、学龄前儿童为主要对象,接种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3.丙型肝炎 丙肝病毒主要是经血液传播,所以要严格按照《输血法》使用血液及血制品,避免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未经严格消毒的手术及牙科器械、内镜等可能存在血液污染的工具。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个人卫生,远离毒品,家庭成员中若有人患有丙肝,应采取分餐进食,专用洗浴用品等,避免亲密接触。 4.丁型肝炎 丁肝的预防和乙型肝炎基本相同。 5.戊型肝炎 戊肝的预防基本上与甲型肝炎相同,不同的是目前戊型肝炎还没有疫苗。 在我国,乙肝的发病率最高,其次是甲肝和丙肝,戊肝比较少见。目前,丙肝和戊肝还没有相应的疫苗可用以预防,特别是丙肝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慢性化程度高,需要提高重视。甲肝任何年龄均可患病,以儿童为主;戊肝,20岁以上的青壮年发病率最高;丙肝、乙肝,凡是有过输血史、做过血透、纹身、纹眉等与其传播途径相关的行为,都有可能被感染,因此为了确保身体健康,医院排查。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