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危害 https://m-mip.39.net/nk/mipso_4768975.html 近期,本中心接诊一例肾移植术后蛋白尿患者,检查发现患者丙型肝炎病毒(丙肝)抗体阳性,丙肝RNA复制增高,通过移植肾穿刺活检及临床综合诊断,考虑丙肝引起。 丙肝患者行肾移植后,丙肝病毒可引起移植肾发生肾病,影响肾移植患者及移植肾长期存活率。大部分感染丙肝的肾移植患者是在移植前在接受透析或输血时感染的。由于会对供者进行筛查,通过肾移植手术发生丙肝传播的情况很少见。 接受肾移植的丙肝感染患者在肾移植后有发生丙肝相关并发症的风险。包括肝病、复发或新发的丙肝相关肾病、移植后新发糖尿病和器官移植后淋巴增殖性疾病。需要肝病专科、肾移植科、肾内科、内分泌科和血液科等仔细评估并密切随访。 对于评估丙肝相关肾病是否出现或复发,应在肾移植后最初两周内检测基线蛋白/肌酐比值和尿液分析。随后,患者应至少每3-6个月通过检测蛋白/肌酐比值或24小时尿蛋白测定来评估有无蛋白尿。在丙肝感染的肾移植患者中,蛋白尿是肾脏病最常见的表现,已被用作反映抗-丙肝阳性肾移植患者发生移植肾病变的标志物。丙肝相关肾小球病的诊断通常通过肾活检确定。 关于何时以及如何治疗感染丙肝的肾移植受者,应根据患者个体的情况并与肝病专科医师密切合作来确定。 慢性丙肝感染治疗方案的选择取决于基因型、潜在肝脏病变程度、既往抗病毒治疗情况、以及潜在药物相互作用以及相当方案的可用性和费用。另外,对于肾移植患者来说,影响药物选择的主要因素是肾功能损害的程度,以及药物与免疫抑制剂的可能相互作用。 干扰素不应该用于移植患者,因为它会增加移植物急性排斥反应的风险。即使对于无功能的移植肾(即重新恢复透析的患者),由干扰素导致的症状性急性排斥反应也有发生。 感染丙肝肾移植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方案取决于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 对于eGFR大于30mL/(min·1.73m2)的丙肝感染肾移植患者,推荐行抗病毒治疗。丙肝感染会增加肾移植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在此类患者中丙肝感染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无干扰素方案的选择与一般人群相同,取决于基因型,但是与免疫抑制剂的药物间相互作用可能会进一步限制方案选择。 对于GFR小于30mL/(min·1.73m2)、基因1型或4型丙肝感染且无禁忌证的肾移植患者,可选用grazoprevir-elbasvir治疗(国内未上市)。应考虑药物间相互作用,禁忌同时使用环孢素。 总之,由于治疗丙肝新药的上市,丙肝已经成为可治愈的疾病,对于存在丙肝的肾移植患者,如果出现蛋白尿、血糖升高或肝病等,建议到随访的肾移植中心综合评估,早期治疗。 文、编辑 王宣传摄影 G.T. 本文为“医院肾移植”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