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达叔rdquo走了为

发布时间:2021-8-3

北京有治疗白癜风专业医院 http://m.39.net/pf/a_5740834.html

近日,香港著名演员“达叔”因肝癌去世。据报道,从其发现肝癌到去世,不到3个月,让人唏嘘不已。大家在深感惋惜的同时不禁疑问:肝癌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这么著名的演员没有能早期发现?怎么样的人容易患肝癌?该如何预防肝癌呢?

今天我们以原发性肝癌为例,带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

什么是肝癌?

肝癌,在我国死亡率为23.72/10万,居于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2位,仅次于肺癌。

肝癌可分为原发性肝癌和继发性肝癌两大类。

原发性肝癌是指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根据肝脏中癌细胞诞生部位的不同,原发性肝癌分为3种类型,即肝细胞癌、肝内胆管细胞癌以及两者混合的“混血儿”,其中85%-90%为肝细胞癌。

继发性肝癌又称转移性肝癌,指身体其他器官起源的恶性肿瘤扩散或转移至肝脏。

原发性肝癌的基本病因是什么?

原发性肝癌的病因及确切分子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主要认为其发病是多因素、多步骤的复杂过程,受环境和饮食双重因素影响。流行病学及实验研究资料表明: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黄曲霉素、饮水污染、酒精、肝硬化、亚硝胺类物质等都与肝癌发病相关。

为什么肝癌一发现就是晚期?

肝癌给人的印象往往是查出就是中晚期,统计数据也显示在我国绝大多数患者被发现时已到中晚期。王主任介绍,这主要是因为肝脏有两个“特性”:一是肝脏很能“忍”。它不像其他的器官,比如肺出现问题会咳嗽、憋气等,胃出现问题会腹痛、腹泻,早期肝癌几乎没有症状;二是肝脏“不知”痛。因为肝脏没有痛觉神经,即使早期出现一些问题的时候,人体也感觉不到明显的不舒服,由于肝脏能力很强,即使坏了一部分仍能正常工作,只有当癌细胞不断生长膨胀,“触碰”到肝包膜,人体才会有痛感。然而,此时往往为时已晚。

早期肝癌能否体检发现?

“早期肝癌症状虽不明显,但想要诊断早期肝癌,体检仍十分关键。”主任介绍,普通的体检很难发现肝癌,但是想要发现早期肝癌可以针对性地采取以下三种体检项目:抽血查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这个指标能够反映有无肝癌,以及肝癌的治疗效果,尽管目前该方法的准确度仍差强人意,但是目前没有其他的化验指标能够像甲胎蛋白一样高效方便。我省肿瘤标志物监测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对于甲胎蛋白屡次检查持续升高的患者,要高度警惕肝癌的存在。超声诊断建议常规体检都要检查肝脏B超,经验丰富的医师加上尖端设备,可以通过B超发现1厘米以下的肝癌,这种肿瘤切除后,患者的预后是很好的,病人可以长期生存。CT或磁共振(MR)通过以上检查高度怀疑但是仍不能确诊的患者,CT或者磁共振能够帮助做出正确诊断。建议结合平扫+增强的两种扫描方式,以提高诊断准确率。值得注意的是,PET-CT作为目前高端的医学影像诊断设备,可以发现很多CT等检查不能看到或者不能确定的肿瘤。总之,面对肝癌的早发现早治疗,目前的医疗技术并非束手无策,作为普通人群,要充分了解自己的身体,定期进行全面的健康体检,尤其肝癌的高风险人群更要重视,定期做针对性体检十分重要。

该如何预防呢?

1.做好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可有效预防和对肝癌的肿瘤标记物——血清甲胎蛋白(AFP)的测定。

2.接种乙肝疫苗。

对没有乙肝病史的人群,应做好疫苗接种工作。乙肝病毒(HBV)和丙肝病毒(HCV)感染是我国肝癌的重要危险因素。特别是慢性HBV感染,我国约90%的肝癌患者中有HBV感染病史。HBV感染导致慢性肝炎,逐步发展为肝硬化,再发展至肝癌。

3.坚决不酗酒和吸烟。

长期大量饮酒会引起酒精性肝炎。

4.坚决不注射毒品,不输注来历不明的血液或血制品等。

因为这种行为极容易感染乙肝、丙肝、HIV等传染病。

5.减脂减重。

肥胖本身就是一种慢性疾病,长期如此,内脏脂肪过多从而形成脂肪肝。

6.远离黄曲霉毒素和亚硝酸盐。

发霉的粮谷类食物和花生吃起来有发苦的味道,含有大量黄曲霉毒素,如果再加上饮酒,直接就是给肝撒肝癌的种子。

7.规律作息不熬夜,心态阳光不生气。

怒气伤肝,你总听过吧?

8.春季养肝

中医五行理论上讲,肝主升发,春天属木,肝属木,春季是养肝的好时节,可多食一些养肝膳食或中药茶饮。

不难看出,除了遗传等客观因素,以上的预防我们自己完全有能力做到。爱自己,就从现在开始,摒弃不良习惯!医院官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hstlly.com/rczy/132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广告合作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乘车路线:18路、112路、43路、30路、36路、45路 电子邮箱: lidekdfq@163.com
    版权所有:丙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