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的确诊和表现

发布时间:2025/8/1

儿童白癜风公益活动 https://m-mip.39.net/czk/mipso_6169886.html
血液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和破坏自身的血小板,导致血小板计数降低,增加出血风险。确诊方法1.临床表现出血症状:皮肤瘀点、紫癜(紫色斑块)、鼻出血、牙龈出血、月经过多等。乏力:部分患者因慢性出血导致贫血,出现乏力症状。2.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小板计数减少:通常低于×10^9/L。白细胞和红细胞计数正常:排除其他血液系统疾病。血涂片检查:观察血小板形态,排除假性血小板减少。骨髓穿刺和活检:巨核细胞增多或正常:伴有成熟障碍,产板型巨核细胞减少。排除其他骨髓疾病:如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3.排除其他原因感染:如HIV、丙肝病毒等。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可引起血小板减少,如阿司匹林、肝素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其他血液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纤维化等。4.特殊检查血小板相关抗体检测:如PAIgG、PAIgM等,但敏感性和特异性有限。血小板寿命测定:ITP患者血小板寿命明显缩短。诊断标准至少两次血常规检查显示血小板计数减少。脾脏一般不增大或仅轻度增大。骨髓检查巨核细胞数增多或正常,伴有成熟障碍。排除其他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原因。临床表现1.皮肤和黏膜出血瘀点、紫癜:常见于四肢、躯干,压之不褪色。口腔黏膜出血:牙龈出血、舌体血泡。鼻出血:反复或持续性。2.内脏出血消化道出血:呕血、黑便。泌尿生殖道出血:血尿。月经过多:女性患者出现月经量明显增多或经期延长。3.严重出血颅内出血:表现为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危及生命。眼底出血:视力模糊或下降。4.其他症状乏力、疲倦:慢性出血导致的贫血症状。分型新诊断ITP:病程小于3个月。持续性ITP:病程3~12个月。慢性ITP:病程超过12个月。注意事项及时就诊:出现不明原因的出血症状或血小板计数降低,应及时就医。规范治疗: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定期监测血小板计数和相关指标。避免诱因:避免服用可能引起血小板减少的药物,预防感染和外伤。通过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排除其他原因,可确诊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早期诊断和治疗有助于控制病情,减少出血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转载请注明:http://www.hstlly.com/rczy/16992.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广告合作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乘车路线:18路、112路、43路、30路、36路、45路 电子邮箱: lidekdfq@163.com
版权所有:丙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