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得主都没做出的丙肝疫苗,难在哪儿

发布时间:2020-11-25

作者

李晨阳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3位“发现丙型肝炎病毒”的科学家,让长期低调的丙肝病毒狠狠刷了一次屏。

相关阅读:“每礼拜都请我喝啤酒”的病毒斗士终于拿诺奖了

很多人这才意识到:已被发现30多年的丙型肝炎,竟然至今没有疫苗上市。

“事实上,3位诺奖得主之一的迈克尔·霍顿(MichaelHoughton)多年来一直在为研发丙肝疫苗而奋斗,但革命尚未成功。”

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研究员钟劲在接受《中国科学报》专访时表示,丙肝病毒的4大特征导致疫苗难以问世。

特征一:变化多端

《中国科学报》:在肝炎病毒的“大家庭”里,甲肝、乙肝和戊肝都早有疫苗,为何丙肝疫苗迟迟不能问世?

钟劲: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丙肝病毒基因组的多变性。

丙肝病毒存在7种不同的基因型和多达67种亚型,基因型之间的核苷酸差异度高达30%~35%。

相比之下,乙肝病毒不同基因型之间的差异仅有8%左右。

作为一种RNA病毒,丙肝病毒编码的RNA聚合酶缺乏校正功能、错配率高。

与此同时,这种病毒对突变的容忍率还很高。

同样程度的基因变异,可能会让其他病毒无法存活、复制,但对丙肝病毒却没有影响,这些因素都导致丙肝病毒是一个“变化多端”的病毒。

当前已上市的甲肝、乙肝、戊肝预防性疫苗都是单价疫苗,都能有效预防病毒所有基因型的感染。

但丙肝疫苗恐怕没有这么简单,一种疫苗恐怕很难覆盖所有基因型的丙肝病毒。

可以考虑的研发思路,要么是找到保守的病毒表位作为疫苗靶点,要么就像宫颈癌(HPV)疫苗那样,发展多价疫苗。

特征二:不好培养

《中国科学报》:开发疫苗时,人们最容易想到的思路往往是灭活疫苗和减毒疫苗。针对丙肝的灭活或减毒疫苗开发为什么没能成功呢?

钟劲:这就要说到丙肝病毒一种很神秘也很特别的特点了。

丙肝病毒的体外细胞培养非常困难。

我们看新冠病毒,从病人体内分离出来,在体外多种细胞中都能培养,也能在体外感染多种细胞。

但丙肝病毒就不行,体外感染细胞都做不到,扩增就更不行了。

因为这个特性,在上世纪70年代哈维·奥尔特(HarveyJamesAlter)发现“非甲非乙肝炎”后,十几年间都没能成功分离出丙肝病毒。

最后还是霍顿开创性地运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克隆出了这种新型病毒。

也正是因为这个特点,人们难以依靠细胞培养的方法获取大量病毒颗粒,难以制造出符合需求的灭活或减毒疫苗,更难扩大到商业生产的规模。

特征三:难以清除

《中国科学报》:从丙肝病毒的感染特性来看,丙肝疫苗有可能研发成功吗?

钟劲:我们知道,疫苗其实是模拟自然感染的过程,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

一种病毒的疫苗研发难度和这种病毒的自然清除率息息相关。

在肝炎里,甲肝和戊肝都不能造成慢性感染,患者经过急性感染期后,身体自己就能将病毒消除掉。

成年乙肝患者中,只有5%~10%会转化为慢性感染者。

但是丙肝病毒感染者中,只有20%~40%能自然清除病毒,其余人则会遭受持续终身的慢性化感染。

这就决定了丙肝的疫苗研发是比较困难的。

当然了,丙肝病毒远远不是最棘手的对手。

艾滋病毒的自然清除率是0。

在没有治疗干预的情况下,患者必将终身带毒。

因此丙肝疫苗的研发虽然比其他几种肝炎困难,但远远不到艾滋疫苗那样的“地狱级”难度。

只要有一部分患者能自然清除病毒,就意味着我们仍有希望激活人体的免疫潜能,来对抗这种病毒。

特征四:缺乏模型

《中国科学报》:看来这个丙肝病毒的确是个硬茬,那么还有其他原因导致丙肝疫苗如此“难产”吗?

钟劲:真的有。

动物感染模型是丙肝疫苗研发非常重要的工具。

但是丙肝病毒的自然宿主很单一,只有人类和黑猩猩能感染。

由于动物伦理的争议,年美国国立卫生院宣布停止使用黑猩猩作为实验动物,让相关的动物试验很难开展。

目前人们只能用基因编辑小鼠模型等开展研究工作,但是这些动物模型普遍不够理想。

相比之下,戊肝等病毒因为能感染多种不同动物,实验动物模型比较容易建立。

虽然乙肝病毒也只能感染人和黑猩猩,但乙肝疫苗研发较早,在黑猩猩身上做过一些动物试验。

此外鸭子等动物也能感染与人乙肝病毒相似的病毒,也可以用来做动物试验。

那还要不要做?

《中国科学报》:在丙肝疫苗研发举步维艰的同时,丙肝药物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功,随着特效抗丙肝病毒药物索磷布韦的上市,慢性丙肝已经是一种治愈率很高的疾病。那我们还有必要研发丙肝疫苗吗?

钟劲:我相信是有必要的。

丙肝的药物治疗成本比较高,。

在美国,12周的标准疗程需要花费7万~15万美元,即使在中国也需要数万元人民币。

而丙肝流行高发区域恰恰在低收入国家和地区。

此外,尽管阻断丙肝传播的预防措施正在逐渐完善,但近年来丙肝新发病例的增加速度依然很快。

在中国,有48%~95%的注射吸毒者被查出感染丙肝病毒,这些人群存在极高的反复感染风险,可能增加病毒产生抗药突变的概率,甚至促成耐药株的出现。

还是那句话,要真正消灭一种传染病,还是要依靠疫苗的。

我们看到希望了吗?

《中国科学报》:近期丙肝疫苗研发是否取得了值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hstlly.com/yfbf/12072.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广告合作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乘车路线:18路、112路、43路、30路、36路、45路 电子邮箱: lidekdfq@163.com
版权所有:丙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