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松江疾控,作者松江疾控 松江疾控 提供公共卫生便民信息,介绍传染病、慢性病、食品/营养/放射/职业卫生等方面的健康知识、健康理念和生活常识,开展公众调查。 年7月28日是第十个“世界肝炎日”。 根据世卫组织的数据,病毒性肝炎及其 导致的肝癌和肝硬化每年会杀死约万人 ——比艾滋病更致命。 其中杀人最多的并不是乙肝, 而是你可能听都没听过的丙肝。 据最新估算, 全世界有超过1.85亿人感染丙肝病毒, 其中每年约有35万人死亡。 丙型肝炎HCV 丙型肝炎(以下简称“丙肝”)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一种病毒性肝炎。丙肝呈全球性流行,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年全球有万人感染慢性HCV,约有39.9死于HCV感染引起的肝硬化或原发性肝细胞癌。HCV感染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已成为严重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 “隐形杀手”HCV 为何称丙肝为“隐形杀手”? 丙肝起病隐匿,感染后只有20%的患者会出现乏力、食欲减退、恶心、低烧、黄疸等急性肝炎症状;80%的患者无明显症状,往往在发现感染时患者病情已进展至肝纤维化或肝硬化。 传播途径 经血传播 目前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已成为丙肝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包括非安全注射、重复使用医疗器械、共用医药瓶、血液透析、侵入性诊疗和针刺等。 性接触传播 与HCV感染者性交及有性乱行为者感染HCV的危险性较高。 母婴传播 感染丙肝的孕妇可能在分娩时将丙肝传染给新生儿。 接吻、拥抱、喷嚏、咳嗽、食物、饮水、共用餐具和水杯、无皮肤破损及其他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传播HCV。 值得庆幸的是! 丙肝已进入可治愈时代! 虽然目前还没有针对HCV的疫苗,但庆幸的是,丙肝已可实现临床治愈,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规范治疗,口服直接抗病毒药物,坚持治疗三个月,即可改善丙肝预后,目前治愈率可达到95%以上! 由于80%的患者并无明显症状,高危人群的主动检测治疗便成为改善丙肝预后的最好方法。世界卫生组织也在《丙型肝炎筛查、关护和治疗指南》明确提出:各国要加强对丙肝高危人群的筛查识别,从而降低肝硬化和肝癌的死亡危险。 哪些属于高危人群 ??有输血史或共用会沾染血液的日常用具的人 ??有过侵入性医疗操作的人 ??患丙肝母亲所生的子女 ??有注射吸毒、不安全注射和针刺行为的人 ??有高危性行为的人 ??情况不明的肝功能异常者 如果您是丙肝高危人群! 请及时接受丙肝抗体及丙肝核酸检测, 如核酸检测结果阳性, 及时前往感染专科门诊就诊治疗。 为方便大家检测,目前松江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点均增加免费丙肝抗体快速检测服务。 丙肝患者请谨记:应戒酒戒毒!清淡的饮食、充足的维生素和高质量的睡眠对健康的肝脏很有益。 TIP 时刻警惕这位“隐形杀手”! 主动检测治愈,消除丙肝危害! 活动预告 上海市“爱肝公益”专家线上义诊活动 活动时间 7月26日8:30~11:30 参与方式 扫描进入 松江区义诊专家介绍 刘亮明 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感染性疾病科主任。从事肝病、感染病和消化病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20余年,擅长肝病和发热性感染病诊治。 毕玲爱 副主任医师,从事传染病临床、科教工作近35年,擅长各种常见传染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是慢性乙型、丙型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肝衰竭、肝硬化及脂肪肝的诊治。 高得勇 主任医师,从事肝脏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20余年。擅长慢性乙型肝炎、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病、药物性肝病及肝硬化等肝脏相关性疾病的诊治。 来源:松江疾控 原标题:《警惕肝脏“隐形杀手”!(文末有惊喜:权威专家线上义诊等你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