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2月12日,在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颁奖晚会上,主持人宣读了感动中国组委会对陈玉蓉的颁奖词:“这是一场命运的马拉松,上苍用疾病考验人类的亲情,她是母亲,守住信心。她的脚步为人们丈量出一份伟大的亲情。” 陈玉蓉只是一位普通的母亲,是什么样的事迹能让她登上感动中国的颁奖典礼,又为什么被人称为“暴走妈妈”,后来又为何会陷入“整容风波”,现在的她又怎么样了呢?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走进“暴走妈妈”——陈玉蓉。 年11月3日7时左右,医院,即将进行一场意义非同寻常的手术。 为了这次手术,病人家属前前后后经历了18年的等待与准备。 这场手术正是陈玉蓉儿子的肝移植手术。 而陈玉蓉的肝,将会被切下二分之一移植在儿子身上。 手术前,医生找陈玉蓉谈话,告诉她手术产生的并发症。 还没等医生说完,陈玉蓉便按耐不住地说“我不怕”。 当医生说起儿子有可能产生的并发症时,陈玉蓉的眼睛湿润了,她紧咬着自己的嘴唇,在《手术知情同意书》上签了字。 滴答,滴答,墙上的时钟一分一秒地向前走着,55岁的陈玉蓉,躺在病床上,默默地等待着手术到来的时间。 病房里一片寂静,此时的陈玉蓉,医院体检的那一天,当医生告诉她,她的肝脏符合捐赠条件时,眼泪瞬间就流了出来。 为了这一刻,她等得太久了。 7时40分,陈玉蓉被推进手术室,8时15分肝脏切除手术正式开始,12时45分手术结束。 11时零5分,儿子叶海斌被推进手术室,22时许,叶海斌的手术顺利结束。 由于儿子叶海斌患有重度肝硬化及炎症,手术的难度很大,他的肝脏和周围的器官发生粘连,肝脏被其他器官围在中间,只有耐心避开周围的器官,才能将患病的肝脏全部摘除。 还有随之而来的排斥反应,以及陈玉蓉有可能出现的大出血,这些都增加了手术的难度。 经过13个多小时的奋战,陈玉蓉母子挺过一关又一关,在医生的合力协作下,这场肝脏移植手术得以顺利完成。 可是有谁能想到陈玉蓉为了这次手术,付出了多么巨大的努力。 为了能捐肝给儿子,她天里,每天行走10公里,成功减肥,使脂肪肝恢复成健康的肝脏。 又有谁能了解,在儿子患病的18年里,她熬过的那些让人焦心的日子。 做完手术的陈玉蓉,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当听主治医生告诉她,儿子叶海斌的情况非常稳定时,她绷了18年的心终于踏实了。 闭上眼睛,一幕幕往事浮现在脑海里。 年,22岁的陈玉蓉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 经人介绍,她认识了在湖北武汉石化分公司上班的叶国祥。 两个人互有好感,很快就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不久之后,儿子出生了。 夫妻二人都有稳定的工作收入,儿子的出生,给这个小家庭带来了更多的欢声笑语。 一家三口在周围人羡慕的目光里,幸福地生活着。 可是,一场意外打破他们原本平静幸福的生活。 年的一天,13岁的叶海斌突然出现了一些反常。 说话变得结巴,吐字吐不清楚。 刚开始时,陈玉荣夫妇并没有太在意,可是几天后,叶海滨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就连走路也走不直,还时不时地摔跤。 夫妻俩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经过医生的多项排查,叶海斌最后被确诊为肝豆状核病变。 肝豆状核病变,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疾病,这种疾病使肝脏无法排泄体内的铜,长期淤积的铜,会影响身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其他脏器,最终可能导致死亡。 医生提出做肝脏手术,但手术需要的费用,是这个普通的工人家庭无以承担的,而且以当时的医疗技术水平和条件,并不能保证手术的成功。 陈玉蓉最终决定,采取保守治疗。 年,陈玉荣从乡办企业下岗。为了能支付儿子的医药费,没过多久,陈玉蓉又进到一家建材厂当会计。 在陈玉蓉的悉心照料下,叶海斌的病情趋于稳定。 她以为,儿子的病从此就好了。 然而意外再次出现。 年8月5日的晚上,忙碌了一天的陈玉蓉,刚刚躺到床上,迷迷糊糊进入梦乡。 突然,客厅里传来儿子急促的呕吐声。 陈玉蓉打开卧室的房门,眼前的一幕使她惊呆了。 只见客厅的地上映红了一大摊血,一旁的儿子嘴角还挂着血迹,意识已经模糊。 一种莫名的恐惧感吞噬着她。 医院的叶海斌,经过医生合力救治,总算转危为安,但同时一个坏消息也随之而来。 叶海斌的肝已经严重硬化,需要做肝移植手术,否则很快就会恶化,甚至失去生命。 但手术的费用高达30万元。 叶国祥早在年就已经从中石化内退,在一家油船上做杂工。 这些年来为支付儿子的医药费,夫妻俩也没有多少积蓄。 30万元,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 无奈的陈玉蓉再次为儿子选择保守治疗。 而陈玉蓉对儿子的照顾更加细致入微。 后来,叶海斌的病情呈现稳定和好转,并结婚娶妻生下了一个健康的女儿。 为了照顾家庭,叶海斌外出打工,一家人的生活开始走向正轨。 然而年12月14日夜里,外出出差的叶海斌又一次吐血昏厥。 医院抢救,医院的路上,陈玉蓉暗暗发誓,如果这次儿子度过危险,她无论如何也要为儿子做肝移植手术。 也许是陈玉蓉的诚心感动了上天,叶海斌又一次逃脱死神的魔掌。 医生告诉陈玉蓉,儿子的病情已经不能再拖了,必须做肝移植手术,否则儿子不会再像前几次那么幸运了。 器官移植,亲人捐赠的器官,会大大提高手术成功的概率,陈玉蓉首先站出来要为儿子捐赠自己的肝脏,丈夫叶国祥和儿媳也提出为叶海斌捐赠肝脏,但遭到了陈玉蓉的坚决反对。 她考虑得很长远:丈夫是这个家的顶梁柱,儿媳还年轻,还有孙女要照顾。 就这样陈玉蓉成了肝脏捐赠的不二人选。 年10月的一个凌晨,在武汉谌家叽的堤坝上,周围漆黑寂静一片,此刻人们都还在睡梦中,只见一个身材中等的黑影,急匆匆的在堤坝上行走。 这个在黑夜中行走的人正是陈玉蓉。 她这样行走已经7个多月了。 原来,陈玉蓉决定用自己的肝脏移植给儿子,当医院,陈玉蓉做肝穿检查时,一个坏消息让她深受打击。 肝穿结果显示,陈玉蓉的肝脏有超过50%的面积呈现出肝细胞脂肪变性。 是重度脂肪肝患者,根本不适合做肝移植手术。 听到结果,陈玉蓉直接流下了泪水。 她的曲折救子之路深深地打动了医生们。 医院组织了一次专家会诊,最后采纳了一个两全的方案:叶海斌只去除部分肝脏,保留一部分,而母亲陈玉蓉则只需要捐出三分之一的肝脏。 可是就在陈玉蓉母子手术的前一天,术前洗肠都已经做完了,医生找到陈玉蓉,告诉了她一个更加令人绝望的消息。 叶海斌除了肝豆状核病变,还检查出丙肝,如果不能全部摘除,新移植的肝脏也会被原有的肝脏传导给丙肝病毒,继而又发展为肝硬化。 这意味着叶海斌的肝脏必须全部摘除,而母亲陈玉蓉要为儿子捐赠二分之一的肝脏。 这样一来,母子的健康甚至生命都会受到威胁。 陈玉蓉绝望至极,她对医生说:“那我不管,把我的肝脏全部给他(儿子)都行”。 医生建议陈玉蓉适当的锻炼,调整饮食,使脂肪肝消除或者程度减轻一点,能适合做手术。 从那一刻起,家门前的那条堤坝,成了她每天都锁定的目标。 武汉的谌家叽堤坝,从起点到终点,一个来回是5公里,陈玉蓉每天凌晨5点出发,行走一个来回5公里。 下午又是一个来回5公里。 尽管有人说短时间内消除脂肪肝是不可能的,但陈玉蓉相信她能。 谌家叽的这条堤坝,默默地见证了陈玉蓉所走过的每一步。 5个多月后,武汉的天气渐渐变热,加上陈玉蓉食量的大幅度减少,让本来就有高血压的陈玉蓉越来越吃不消了。 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陈玉蓉说:“好像老是头重脚轻一样,走不动了”。 丈夫叶国祥对她说:“你别走了,你高血压要犯了。” 但陈玉蓉却说“我没事,我要坚持。我不走,我的脂肪肝怎么减下去呢?” 带着这样的决心,陈玉蓉除了走还是走,七个多月的时间天,陈玉蓉走了0公里,走烂了四双鞋,体重从68公斤减到60公斤。 也因此人们送她一个称号“暴走妈妈”。 七个多月后的年9月21日,当陈玉蓉再次来到医院体检时,结果令人惊喜,肝穿显示,脂肪肝消失了。 就连医生都感叹这么短的时间内消除脂肪肝,简直是个奇迹。 同年,陈玉蓉“割肝救子”的感人事迹被媒体广泛报道,年,陈玉蓉被中央电视台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正当人们感动于暴走妈妈“割肝救子”时,江苏卫视的一档栏目《人间》却播出了一期专题——《暴走妈妈要整形》。 节目上,儿子叶海斌说母亲去做了割双眼皮和祛除眼袋的手术,自己对此不理解。 医院也表示,陈玉蓉有想要抽脂变苗条的想法。 一时间,陈玉蓉伟大的母爱形象大打折扣,甚至有人怀疑,陈玉蓉是拿了社会给母子俩做肝移植手术的捐款,去做的整容。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在给儿子的肝移植手术做完后,陈玉蓉想找份工作,补贴家用。 无奈去了几个用人单位,都说陈玉蓉年纪大了,没有录用她,陈玉蓉几次求职不成,这才有了整容的想法。 面对大众的质疑,陈玉蓉坦言自己是做了割双眼皮和祛眼袋手术,那么整容的钱又是哪来的呢? 陈玉蓉说:“做整容自己没花一分钱”。 年5月,陈玉蓉受到邀请,去秦皇岛参加世界徒步大会。 期间因人介绍,结识了当地的一家美容机构的负责人。 该负责人承诺免费为陈玉蓉做整形手术,不但不收费,还会给陈玉蓉作为回报。 但前提是陈玉蓉要为他们做形象代言,签了协议,期限一年,代言费不超过3万元。 在医院的安排下,她做了割双眼皮和祛眼袋手术,手术没有花一分钱,更不存在动用爱心人士的捐款去整容的事。 随着陈玉蓉出面澄清,“暴走妈妈”的美容风波终于归于平静,经历过这次事件之后,陈玉蓉就很少在媒体露面,她开始重新回归原来的生活,低调做人。 不过陈玉蓉每天还是会走5公里,毕竟有健康才有一切。 如今67岁的陈玉蓉和叶国祥都已退休,过上了退休生活,在自家院子里种种菜,养养花。 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生活在一起。 43岁的儿子多年来身体一直都很健康,肝病也没有再发作,甚至又生下了一个儿子,一家人的生活平淡也充满幸福。 “暴走妈妈”陈玉蓉十几年坎坷救子路,为我们诠释了母爱的伟大,看见了人性光辉的一面,纵然陷入“美容风波”,也及时地面对与澄清。 人间所有的美好,都源于平淡朴实的生活,最后又归于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