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科妇产科也给丙肝病人开药医生揭露

发布时间:2021-3-18

根据WHO发布的《年全球肝炎报告》显示,全球约万人感染丙型肝炎病毒,而中国丙肝病毒感染者数量接近一千万。

今年的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授予了三位在丙肝诊断治疗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也把丙肝推到公众的面前。

在“消除丙肝,责无旁贷”全国丙肝规范化诊疗项目培训会上,专家在接受39健康采访时表示,由于丙肝得病早期症状隐匿,医院做筛查和治疗的病人比较少。

殊不知,随着病情进展,丙肝会发展成为肝硬化、肝功能衰竭,甚至肝癌,给家庭、社会和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

药物可及性大大提高,查出丙肝到底看什么科

丙肝是一种可以治愈的慢性病,我国丙肝直接抗病毒药品经医保谈判后价格大幅下降。

“丙肝基因1b型的药物12周的疗程,价格大概为多元;其它非1b型的药物,一个疗程下来3个月一万三千多元。”医院感染病科主任医师黄呈辉教授表示,跟以前相比,丙肝药物可及性已经大大提高。

而医保通过谈判,进口DAA药物(直接抗病毒小分子药物)的价格得到大幅下降,降低了85%以上,使得患者不仅容易买得到药,还能够负担得起。还有一些地方医保政策,能够覆盖丙肝治疗大部分的费用,有利于提高丙肝的治疗率。

不过,药物可及性提高随之出现了一些不规范的诊疗行为。

“其它门诊医生也会给病人开处方进行丙肝治疗药物,但黄呈辉还是建议找专科医生更靠谱,“医院,只有肝病科、感染科的医生拥有丙肝药物的处方权,其他科室的医生接诊到丙肝病人,应该转诊到专科进一步做评估治疗。”

医院感染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张晓红教授也有同感,在广东的部分地区,未能严格推行丙肝的规范化诊疗,丙肝知识普及不足。

“目前确实存在多个科室诊治丙肝的情况,除了肝病科之外,消化科、耳鼻喉科、妇产科也给丙肝患者开药,因为病人觉得吃点药就能治疗,不在乎是否专科医生开具的处方。”她认为,治疗丙肝,应该挂号感染科和肝病科。

此外,还有一些病人购买更便宜的印度仿制药,药物来源途径不明,其实存在很大的用药安全隐患。她就此强调,“现在正式获批的合法药物可及性都很高,而且绝大部分患者都可以负担,还是希望患者能够走正规途径获得药物。”

对于药物治疗,张晓红提醒病友们走出这个误区:绝大部分病人需要服用12周,但是12周的药吃完后,检测不到病毒,还不能叫做治愈。因为治愈的判断标准要看持续病毒学应答,也就是在结束药物治疗后,再过12周的时间,再进行检测,此时血液里仍查不到丙肝病毒核酸,才叫做达到持续病毒学应答,相当于丙肝病毒完全清除。

抗体检测阳性患者逐年增多,建议把丙肝筛查纳入常规体检

WHO提出到年消除包括丙型肝炎在内的病毒性肝炎所带来的公共卫生威胁的目标。

当前,我国丙肝防控工作依然面临着两大挑战:

一是诊断率低,从年到年共诊断丙肝感染约万例,诊断患者仅为总感染数的25%;

二是治疗率低,截至年,我国仅有6.71%的患者接受了丙肝的治疗。

据介绍,河北、山西、内蒙、辽宁、北京、吉林、河南、安徽、山东、湖北、四川、新疆、甘肃、陕西、湖南、广东、广西是我国慢性肝病流行率较高的省市。由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发起的全国丙肝规范化诊疗项目预计覆盖这些高发地区。

最近几年开展的丙肝筛查,以中山三院为例,抗体检测阳性的人数逐年增加。年,该医院筛查到七百多例抗体阳性,到了年就查出九百多例的阳性病人。

张晓红告诉39健康,丙肝的规范化诊疗在广州、北京、上海等一线大城市普及情况较好,但是基层的偏远地区,由于丙肝的防控知识较缺乏,病例更容易集中出现,所以要把规范诊疗理念推向基层。

医院主任医师张倩华教授介绍,在前几年,中山就把医院医院。所有诊断丙肝的病人,医院才可以申请特殊病种报销,所以病人都会自觉转诊到这里,按照最新的指南进行治疗。

随着DAA时代的到来,医保又把1型和1型以外的基因型的DAA药物也都覆盖到了。中山户籍人口每年有一次免费体检,她透露,为了推进普通人群的筛查,目前正在想方设法将筛查加入免费体检项目中。

三位专家提醒,有输血、使用血制品、准备做损伤性诊疗操作(做内镜、扎耳洞、其他手术),以及HCV阳性母亲生下的孩子,不明原因转氨酶升高等人群是丙肝的高危人群,需要重点筛查。但是,普通人群在每年体检的时候,除查乙肝两对肝之外,最好也能够自愿筛查丙肝。

丙肝目前还没有预防性疫苗,最好的预防手段就是控制传染源。发现一例丙肝感染者,治愈一个病人,就是减少传染源。何况,筛查丙肝费用便宜,才二三十块,一旦发现感染,又是可治愈的疾病,何乐而不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stlly.com/zlff/12633.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广告合作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乘车路线:18路、112路、43路、30路、36路、45路 电子邮箱: lidekdfq@163.com
版权所有:丙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