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网站vip账号和密码 https://news.360xh.com/202109/23/66346.html肝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参与机体代谢、解毒、免疫、造血功能调节等多种活动,同时肝脏也是比较脆弱的器官,不良生活习惯、药物、酒精、病毒、寄生虫等多种因素均能造成肝脏的受损,严重危害人民的生命健康.为了提高群众对肝脏疾病的重视,我国于年起,将每年3月18日定为全国爱肝日,今年的主题是“爱肝护肝、珍爱生命”,希望大家平时多关爱自己肝脏,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不给肝硬化、肝癌留下可趁之机。不痛不痒不代表肝脏无碍首先,肝脏没有痛觉神经!即使部分肝脏出现病变,也可能没有临床症状;其次,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器官,有强大代谢、解毒、分泌等功能,有时候小部分肝细胞损伤并不引起人体不适,只有通过实验室检查,监测肝脏损伤指标,才能发现异常。日积月累,肝细胞反复损伤、修复、纤维化,隐匿的肝病可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导致许多人错失了最佳的预防、治疗时机。常见的肝脏疾病有哪些?肝脏疾病的病因非常多样化,部分进展缓慢,可持续数年甚至几十年,有的可彻底治愈,有的则迁延不愈。常见的有:1.病毒感染,如各种急慢性肝炎,通过消化道传播的有甲肝和戊肝,多为急性病程;通过血液、母婴传播的有乙肝和丙肝,容易转为慢性。除了病毒感染,还有通过进食鱼生,感染华支睾吸虫导致的肝吸虫病。2.长期大量饮酒引起的酒精性肝病(饮酒超过5年,折合乙醇量男性≥40g/天,女性≥20g/天)。摄入酒精后乙醇在肝脏代谢为乙醛,直接或间接诱导炎症反应,损伤肝脏细胞,病情由轻到重分为: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前面两种情况通过及时戒酒或治疗,大多可治愈,当进展成肝硬化后,一般不可治愈。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以肝脏脂肪变性和脂肪堆积为病理特征,临床上无饮酒史或无过量饮酒史,病因与饮食结构、生活方式、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等密切相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诊疗专家共识()》中显示,大陆地区成年人非酒精性脂肪肝总体患病率已达29.88%,形势严峻。4.药物性肝损伤,临床上,许多药物的代谢需要经过肝脏,如抗结核药物、抗菌药物、抗肿瘤药物、减肥药以及某些中草药,如雷公藤、何首乌等,可导致肝损伤。5.肝硬化,是肝细胞广泛坏死基础上产生肝脏纤维组织弥漫性增生,形成结节、假小叶,进而使肝脏正常结构和血供遭到破坏,是慢性、进行性、弥漫性的肝病终末阶段。全球每年因肝硬化死亡的患者高达万,我国肝硬化患者死亡人数占全球肝硬化死亡人数11%。我国的肝硬化患者多以乙肝病毒感染所致。6.原发性肝癌,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我国拥有庞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因此,肝癌在我国尤其高发,排在常见肿瘤的第四位,肿瘤致死病因的第二位。肝癌发展隐匿,医院检查时,多发展至中晚期,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失去根治机会。且中晚期肝癌的治疗负担重、预后差,5年生存率只有14.1%。患了肝病会有哪些临床表现?肝脏发生急性炎症,可能出现疲倦乏力、纳差、恶心、呕吐、腹痛、尿色变深、黄疸等症状;慢性病程的肝病早期症状可能不明显,若疾病持续进展至肝功能失代偿和门静脉高压,可能出现蜘蛛痣、肝掌、严重的黄疸、腹水、上消化道出血、意识障碍,并影响肾、肺和心功能。平时如何养肝、护肝?1.注意饮食卫生,饭前便后勤洗手,避免与甲肝、戊肝患者共同进食或使用同一个餐具,不要吃鱼生,生熟食物要分开储存,避免感染华支睾吸虫。2.接种疫苗是预防肝炎病毒感染的最好办法。平时不要与他人共用私人物品(如牙具、剃须刀等),不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3.戒酒。除了酗酒,平时伤肝的不良习惯还有摄入大量脂肪、果糖及精致碳水化合物。建议调整饮食结构:选择低热量、低脂肪、高蛋白质、高维生素的饮食方式。戒掉含糖奶茶、添加了果葡糖浆的饮料、蛋糕、甜点等,增加体育锻炼,可以逆转脂肪肝。5.中医认为,人卧则血归于肝,要有足够的睡眠,才能养肝。晚上11点至凌晨3点是养肝的最好时机,别熬夜,让肝脏得到充分休息。用眼过度是现代人肝气虚弱的原因之一。长期看电视、电脑、手机、玩游戏,很容易用眼过度,导致肝血不足,最方便的养肝方法是闭目养神,多眺望远方、绿色植物,缓解疲劳。6.关于食疗,排毒养颜的有山药、绿豆、百合,均是养肝的好物,可适当添加入日常食谱中。#这就是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