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妈有话说 北京大妈提示:看完视频看文字更详细 多吃粗粮好?这些人吃就是自毁身体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粗粮”成了受人追捧的健康食品。研究发现,粗粮确实能够帮助肠道蠕动、预防中风、改善心血管功能等。 所以近几年,市场上号称“能够预防三高”的粗粮渐渐进入了大众的视野。馒头要吃粗粮的,米饭要吃粗粮的,连饮品也要喝粗粮的…… 那么多吃粗粮就真的健康吗?大错特错,以下几类人群吃就是自毁身体! 第一,消化系统弱的人群: 老年人和儿童的消化系统都比较弱,摄入大量食物纤维会增加胃肠道的负担。而且如果患有消化系统疾病,甚至会引起静脉破裂出血、溃疡出血。 第二,患有肾脏疾病者: 粗粮中钾、磷高,过多食用可能影响肾脏功能。 第三,缺钙者: 粗粮中的植酸和食物纤维,会与钙结合生成沉淀,从而影响对钙、铁等的吸收。 第四:体力劳动者和青少年: 对能量要求比较高,而粗粮供能较少。 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粗粮?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普版》中提到,粗粮是指未经精细化加工,或虽经碾磨处理但仍保留了胚乳、胚芽、谷皮和糊粉层的谷物。 与经过反复加工的细粮相比,粗粮含有更多的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矿物质、不饱和脂肪酸,以及植酸和酚类等植物化学物,有着细粮不可替代的营养价值。 比如,小米、糙米、燕麦、玉米、高粱、大麦、黑米等。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吃的粗粮? 1、糙米:与精米相比,糙米保留了更多膳食纤维、维生素B1,更易于消化吸收,适合儿童和老年人食用。 2、玉米:富含膳食纤维,且脂肪含量不高,是减肥人士的较好选择。 3、燕麦: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可溶性膳食纤维,可以降低血液中甘油三酯的含量,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4、红薯:粗纤维含量比较高,可以刺激肠胃蠕动,加速排泄,对于那些经常吃肉、有慢性便秘的人,可以适当增加摄入比例。 5、荞麦:含有可溶性膳食纤维和芦丁,可以清除血管中的“垃圾”,降低血脂。同时,荞麦的含铁量也非常高,对贫血者有一定的补血作用。 6、小米:维生素E、膳食纤维、钾、铁含量比大米要高,能够有效预防高血压及缺铁性贫血。 总的来说,粗粮所含的有机物质很多,对身体的有好处的,但一定要注意适量食用,过量只会物极必反,使身体出现状况,这样就得不偿失了! 外出就餐用餐巾纸会得肝炎 最近很多人都在传“经常在外面吃饭有可能被传染肝炎”。说实话,听完以后,确实会挺害怕的,尤其是经常下馆子的人,吃饭一定会用到餐巾纸。 毕竟有些肝炎不好治,如果长期控制不当甚至有可能引起肝癌。 但是,肝炎真的是那么容易传染的吗? 其实,肝炎是一种疾病统称。常见的致病因素有:病毒、细菌感染,药物,酒精,中毒,自身免疫所致等。我们平时说的肝炎,通常指的是病毒性肝炎。 能导致人类病毒性肝炎的病毒主要有5类,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 但各种肝炎的主要传播不同,分别为: 甲肝和戊肝主要是粪-口传播、一些特定性行为也可能传播。传播一般是通过进食被污染的水源或者食物;而乙肝、丙肝、丁肝主要是通过体液传播,和由母婴传播等。 所以,回到开头的问题,外出吃饭、用餐巾纸和跟患者一起吃饭会传染肝炎吗?答案是不会!而且成年人免疫系统比较完善,通常即使接触到了少量病毒,也能将其完全清除。 红薯和西红柿柿子一起吃会得结石 最近天气越来越冷,现在超市、菜市场上也上市了大量的红薯。 但就是这样一种常见的食物,最近引起了一番热议。有说红薯不能和西红柿、柿子一起吃,容易得胃结石?那么到底是真是假呢? 红薯和柿子、西红柿都是普通食物,正常人一同食用不会产生相克中毒反应。 柿子本身是一种不易消化的食物,成熟柿子中含有较多的鞣酸(单宁酸),食用本身会有一种发涩的感觉;一次性摄入很多柿子(鞣酸)可能会破坏胃内蛋白质的“三级结构”,甚至形成不可溶解的“沉淀物质”,也就是所谓的“结石”,影响胃部正常工作。 也就是说,即便不吃红薯只吃柿子,一旦食用方式不对(空腹、食用量过多等)同样会增加胃肠不适的风险,和红薯并无关系。 西红柿也是一个道理,如果胃肠功能本身不太好,单纯食用较多涩味较重的西红柿同样会影响消化酶的活性,进而影响正常消化吸收,导致出现不适感。 声明:文章内容来源科普中国、人民日报、新华网健康。 北京大妈猜您想看 1、别了,看病难!老百姓看病更方便了! 1、定了!今天开始,供暖来了! 2、著名养生专家逝世!惜命最好的方式不是养生,而是... 3、重磅福利!国家又给这地老人发20亿补贴,符合条件的都能领! 商务合作 请加 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