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医疗事故69医院感染丙肝,这种

发布时间:2020-12-7

让白癜风患者感受中科魅力 http://pf.39.net/xwdt/180722/6410197.html

本文由中国家庭医生杂志社原创出品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

记者

李抗抗

前段时间,江苏东台发生了一起特大医疗事故,惊动全国。

5月13日,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对在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筛查发现,竟然有69人感染了丙肝病毒。

当时该血透室,一共才名患者在做治疗。就是说,近一半的人感染了。

专家组的调查结果更瞠目:纯粹人祸!

什么原因呢?

——由于医护人员手部卫生消毒不规范,相关设备消毒不规范,血透器材重复使用,等等。

事实上,因血透引起的丙肝大规模爆发事件,此前就发生过很多次,原因都差不离。

要知道,做血液透析治疗的,都是重病患者,或者尿毒症,或者肾功能衰竭等等。

身患重疾,本就如钝刀割肉,痛苦不堪。医院,本以为最坏的结果就是治不好病,谁能想到,竟然还会感染新病?

而且感染的是丙肝,一种比乙肝更容易变成肝硬化、甚而肝癌的传染病。

病上加病,雪上加霜,这种打击,谁受得了?!

不得不追问,这样的人祸,为何一再发生?

为什么感染的都是血透病人

医院的血液透析室吗?

一排人躺在病床上,血液从他们的身体流出,经过一条管子,进入血液透析器;经净化后,再从另一条管子流出来,流回体内。

每隔几天,他们就要来这里“洗”一次血。

因为他们的肾坏了,不依赖外界的器械,身体产生的毒素和代谢废物,就会积累在体内,入侵身体的各个脏器。

每做一次血透,都是一次新生。

但这69个东台病人,却没想到,竟因此染上丙肝。

5月27日,医院血透室进行透析治疗。图片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其实,早在今年4月22日,医院就发现了第一例丙肝感染者。

那名血透患者,出现了本不该有的症状,恶心、浑身没力、食欲不振等。一检查,发现是丙肝。

当时,还没人想到,这是在血透过程中感染的。

直到5月13日,又发现了一例。

在这个血透中心,一下子,丙肝爆发了。

让医生护士把手洗干净,有多难?

事后,江苏东台卫建委医政科科长曹国平在通报中,分析了三点感染原因:

医护人员手部卫生消毒、透析时所使用的相关设备消毒、以及透析区域消毒措施执行不规范——比如透析机或透析管路没消毒干净;

该血透室人力资源配置不足——活多人少,就容易出错;

血透室丙肝病人血透隔离区与正常透析区存在通道共用——交叉感染。

这也是此前丙肝爆发事件的主要原因。

说实话,我都震惊了:把手彻底洗干净,就这么难吗?

深入了解发现,真的不容易。

医护人员洗手,跟我们平常的洗手不一样,非常繁琐:

脱去个人保护装备后,要洗手;

开始操作前或结束操作后,要洗手;

碰触同一个患者的脏部位,再碰瓷干净部位前,要洗手;

碰触患者各种体液、分泌物后,也要洗手……

各种消毒各种洗手,怪不得很多医生护士有洁癖……

不止我们国家,其他国家的医护人员,也常常连手都洗不好。

西班牙的一项研究显示,接触患者后,仅有36%的医护人员洗手,而仅有14%的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之前进行了洗手。

白宫医疗顾问著书披露,“洗手这件事”医院都做不好。

器材重复使用?这个钱省了,要出人命的

还有血透器材的重复使用问题。

按国家颁布的《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规范》要求,携带乙肝、丙肝病毒、梅毒螺旋体及艾滋病病毒的患者,要在单独的透析间“隔离透析”,单人单机。

根据《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版)》,血液透析器经反复消毒、冲洗,可重复使用,但乙肝、丙肝、HIV及梅毒患者不得复用血透器。

而透析管路和穿刺针要“一次一用”,所有血透患者都不能重复使用。

不规范重复使用医疗器材,会有多严重呢?

前两年,还发医院感染事件——感染的不是丙肝,是艾滋病。

年初,医院一名医师,因为多次使用同一根吸管,交叉吸取、搅拌、提取所操作批次人员的淋巴细胞,致5名妇女感染HIV病毒,其中两人已怀孕。

既没有吸毒,也没有不安全性交,医院治疗个不孕不育,想怀个孩子,竟然感染了艾滋。

天降横祸,哭都没处哭。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各种消毒不规范、器材重复使用……事实上,因为相似的原因,血透导致丙肝感染事件,已经出现过很多次。

年2月,山西省医院医院,血透致20人感染丙肝;

年3月,医院,血透致59人感染丙肝;

年4月,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妇幼保健院,血透致11人感染丙肝;

年1月,医院,血透致12人感染丙肝;

年2月,医院,血透致26人感染丙肝;

……

有学者统计发现,至年这20年间,国内发生一共17起丙肝感染爆发事件,其中10起,是因为血液透析。

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再不重视,必定还会发生。

丙肝,有这么可怕吗

不幸中的万幸是,丙肝是可以治愈的。

说来,大家可能对丙肝不太熟悉。很多人甚至是头一次听说丙肝病毒。

常见的病毒性肝炎,主要有5种:

甲肝、乙肝、丙肝、丁肝、戊肝,分别由HAV、HBV、HCV、HDV、HEV肝炎病毒引起(甲乙丙丁戊,ABCDE……)。

其中,乙肝是大家最熟悉的。毕竟,我们是乙肝大国。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丙肝,是中国第四大常见传染病之一,传播途径与乙肝几乎一样:输血或器官移植、共用注射器(吸毒、医护)、母婴以及性传播。

这意味着,传播很难控制,只要有血液等体液的接触,都可能感染上丙肝病毒。

虽说乙肝更常见,但丙肝比乙肝“阴险”得多多多多多。

不仅更容易进展到肝癌三部曲:肝炎—肝硬化—肝癌,还没有预防的疫苗。

最可怕的,病情非常隐秘,能在人身上,不显山不露水,潜伏十几二十年。

大多数感染者没啥症状,顶多就是感觉乏力、累。他们不觉得这是病,医院检查。

而平时的体检项目,只查肝功能,不查丙肝抗体,也就很难及时发现丙肝感染。

很多人一发现,就已经是肝硬化,甚至肝癌。

稍有安慰的是,如果发现及时的话,丙肝比乙肝好治。

这一次,出了这档事,医院表示,将对这69名患者的治疗问题负责到底,免费治疗。

据该院介绍,专家认为目前给出的丙肝治疗方案,治愈率可以达到95%,目前已有一位病人转为阴性。

万幸。

目前市面上尚未有丙肝疫苗,想要预防丙肝,还是要切断传播途径。

1、不共用剃须刀及牙刷

2、不使用未消毒的器械纹身、打耳洞等

3、不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或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

4、进行性行为时做好保护措施

封面图来源:《新京报》王嘉宁摄

今日互动

医院会洗手吗?

在留言区一起唠唠吧~点一下,给TA看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stlly.com/zzbx/12134.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广告合作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乘车路线:18路、112路、43路、30路、36路、45路 电子邮箱: lidekdfq@163.com
版权所有:丙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