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作为志愿者参与了HIV疫苗临床试验,为此有学生记者采访我,以下是他们提出的一些问题和我的回答^_^1.您是怎么得知疫苗临床试验招募志愿者这个项目的?又是通过什么途径参加到疫苗志愿者队伍中的呢?A:因为自己的工作与HIV相关,工作伙伴发来链接想让我帮忙宣传一下,我就顺便自己报名参加了。正规渠道报名,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参加的,没什么差别待遇。2.在您的眼中,疫苗志愿者是一个怎样的存在?A:健康人。这是硬性条件,我以前能献血,现在能当受试,说明我很健康,实际上这些事也是我督促自己维持健康的动力。3.可以讲一讲接种疫苗前后的故事吗?(比如您报名时,家里人知道您的这个决定吗?如果知道,他们的态度是怎样的?)A:和先生讨论过,他也是做医学相关科研工作的,而且我俩三观很一致,所以基本上本来就有共识。主要的担忧集中在两点,第一是需要在工作日去,时间不太好安排,不过现在流程过半,看来也还好,第二是HIV抗体阳性在献血、体检、手术等事上会有些麻烦,这个没办法,算是必须付出的代价,船到桥头自然直,遇到阻碍了再去开证明争取解决,万一实在证明也没用只能认栽,政策执行什么的不算科学问题,我们科研狗不懂也估计不好。这把年纪早就脱离原生家庭独立了,徒增老人烦恼没必要,就没跟父母商量;孩子还小,给她简单讲了讲,估计她也没懂。4.在进行临床实验前,您有了解过它的流程和风险吗?了解后您是怎么想的?A:充分了解,虽然自己工作方向是病毒不是疫苗,但毕竟是隔壁专业,而且我以前给研一上过几年免疫学大课,基本的了解还是有的。不过其实正式签字之前都会有详细的告知,医生会仔细地解答应募者的疑问,所以不需要太担心,不存在不了解就参加的。怎么想这个就……没啥想法。5.接种疫苗对您的生活有没有产生影响呢?A:这款疫苗由DNA疫苗和重组痘苗组成,总共需要接种5次,前三次是DNA疫苗,肌注,没啥特别的,后两次是痘苗,用蘸有疫苗的针刺破皮肤。接种痘苗后会出现脓疱,先破溃再愈合,好痒。长时间贴着敷料,皮肤对胶有点过敏,好痒。太痒了睡不好(((o(*▽*)o)))还有就是目前不能献血了,不习惯,不过等过几年如果抗体恢复阴性,就还是可以献血的,其实这种仅仅抗体阳性、没有病毒的情况,对接受输血的人没有任何危害,但是抗体阳性血站就不收,没办法。6.当出现不良反应时,有没有后悔过去做志愿者?A:没。7.那么您是因为什么决定要参加这个试验的?能具体说说吗?A:众所周知做手术什么的都要测乙肝、丙肝、艾滋、梅毒,其中乙肝要测抗原,另外三项是测抗体,由于目前还没有成功面世的HIV疫苗,所以正常情况下HIV抗体阳性就说明感染了。HIV疫苗接种后,HIV抗体会变成阳性,容易被误以为是感染者,而其他疫苗预防的是通常不会测抗体的疾病,相比之下HIV疫苗更可能造成一些麻烦。还在临床试验阶段的疫苗,安全性不如正式上市的产品那么有保障,虽然这款疫苗不是减毒活,不存在毒力恢复的风险,但不够了解背景知识的人还是可能会担心接种疫苗反而导致感染,那么既然HIV感染在目前技术水平下还无法根治,这就也会吓退一些人。相对来说,在各种传染病中,社会上对艾滋病的歧视也更严重。上述这些因素会造成HIV疫苗比其他疫苗更难招募到受试者。加上HIV高危人群的特点,相较于其他疫苗试验,HIV疫苗的临床试验更容易招募到男同性恋者,女性受试者的比例可能会低一些。参加疫苗临床试验期间是不能怀孕的,所以在女性受试者中,育龄妇女又更稀缺。那么作为职业稳定不怕入职体检麻烦、坚定不生二胎的育龄妇女,我觉得我有必要去平衡一下受试的性别、年龄组成。8.试验结束后,如果还有机会,您之后会选择再次参加临床试验吗?A:会,人就活这么一辈子,为什么不让它丰富一点。9.您如何看待医学研究和道德伦理之间的这种冲突,就人体试验而言?A:这也没什么太大的冲突吧,医学的发展必然建立在牺牲上,但目的是为了减少未来的牺牲。让志愿者在经过评估、风险相对可控的条件下作出一点小牺牲,就能让所有人的风险不可控的大牺牲的总概率变低,那不是很划算吗?10.疫苗研发后也遭到了不少质疑,有人怀疑它的专业性、有人怀疑它的安全性,您如何看待这些质疑呢?A:井蛙不可语于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