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ASL访谈肝活检在乙型肝炎和丙型

发布时间:2020-8-9

你还不知道白癜风在情绪上的影响吗 http://www.zgbdf.net/baidianfeng/zhenduanjianbie/m/21849.shtml

——访大会副主席、日本长崎医疗中心HiroshiYatsuhashi教授

  在年第25届APASL会议期间,《国际肝病》对该届会议的副主席—日本长崎医疗中心的HiroshiYatsuhashi教授进行了采访,在该届会议上,Yatsuhashi教授两场演讲的题目分别为“日本的各型肝炎”和“肝纤维化的无创性诊断:APASL临床实践指南和未来的方向”。

《国际肝病》:年,在福冈召开的APASL会议是首次在日本召开,那次会议的主席—MichitamiYano教授是您的导师,这次APASL会议是第三次在日本召开,您作为会议副主席和委员会成员,请给我们介绍一下APASL以及日本肝脏病学的发展好吗?

  HiroshiYatsuhashi教授:亚洲地区为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当年,在导师Yano教授的指导下,我从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对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自然史和抗病毒治疗,尤其是日本和亚洲其他国家患者之间的异同都有极大的兴趣,对于日本能有机会第三次举办APASL会议,我感到非常高兴。

《国际肝病》:这些年,肝纤维化的无创性诊断已经得到普遍应用,还需要进行肝活检用于肝病的分期和评分吗?在哪些情况下,必须进行肝活检?

  HiroshiYatsuhashi教授:在日本,已经应用的肝病无创性检测方法包括瞬时弹性成像以及纤维化-4(FIB-4)指数、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评分和Mac2结合蛋白(M2BPGi)等数种简单的血液检测,虽然有上述无创性检测方法,对于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等肝病患者,我仍然认为肝活检是必要的,因为需要组织学结果作为这些肝病的诊断标准。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我有特别的想法,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难以完全实现病毒清除,所以需要进行肝活检,否则难以确定预后和治疗方法。相比之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目前可以实现病毒清除,所以,进行肝活检的意义变得较小。

  HiroshiYatsuhashi教授强调:“对于难以完全实现病毒清除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来说,进行肝活检是必要的,否则难以确定患者的预后和治疗方法。”

《国际肝病》:无创性诊断方法的标准化有助于提高诊断性能,并且可能是必要的,但是目前似乎缺乏相关的指南,APASL会制订一部关于无创性诊断的指南吗?

  HiroshiYatsuhashi教授:对于无创性诊断指南的制订,我认为目前APASL存在困难,当然困难并不仅仅限于无创性诊断指南的制订,因为亚太地区不同国家的医疗服务、经济、社会和文化存在很大差异,亚太国家的特征是不一致的多样性。通过APASL的工作,希望不久的将来,存在多样性的亚太国家之间能够达成共识。

《国际肝病》:您是肝炎研究领域的知名教授,目前,在日本,哪种类型的肝炎是最重要的?

  HiroshiYatsuhashi教授:在五种类型的肝炎病毒中,HCV对日本的影响最大,很显然,在日本,作为肝病终末期的肝癌与HCV感染密切相关,将来,肝病方面的研究兴趣可能会从丙型肝炎转移至乙型肝炎。

《国际肝病》:不同基因型HBV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应答存在不同,日本主要是基因B型和C型HBV感染,然而,您和同事在《胃肠和肝病杂志》(JGastroenterolHepatol)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提到基因A型HBV的感染比例也在增加,需要对目前的治疗进行调整吗?

  HiroshiYatsuhashi教授:在日本,迄今为止,确实主要是基因B型和C型HBV感染,如同我们已经在年《消化道》(Gut)上所报告的,在日本,基因A型HBV感染正在增加,这是由于全球化的原因,并且预期这种现象会进一步加速。当然,日本的治疗指南也应针对基因A型HBV感染进行调整,这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英文稿刊登于会议期间《国际肝病》出版的DailyNews第三版,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可阅读英文原文。

图左为DailyNews第一版,图右为DailyNews第三版

(来源:《国际肝病》编辑部)

  版权属国际肝病网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国际肝病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hstlly.com/bybl/112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广告合作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乘车路线:18路、112路、43路、30路、36路、45路 电子邮箱: lidekdfq@163.com
    版权所有:丙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