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人民大会堂活动 http://m.39.net/baidianfeng/a_6169850.html 年11月之后,医院院长秦环龙明显地更加忙碌。医院管理、治疗病人等一个医生出身的管理者的日常忙碌之外,一场接一场的讲座几乎填满了他并不多的空闲时间。 他面对的医院管理者们,演讲的主题是“如何运用DIP(大数据的病种分值付费)医院”。当年11月,国家医保局公布27个省的71个DIP试点城市,要求到年底,全部试点医院都要进入实际付费阶段时,DIP像DRG(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一样,医院管理者重视——这是一场必须启动的改革。 在药品耗材等重磅组合拳的改革下,刚搞明白DRG,又来了一个DIP,医院管理者一下子措手不及。 上海十院在年7月成为DIP的试点,这难免让人疑惑——这也不过比DIP的国家试点早了一年多而已。短短一年的时间,会产生惊天动地的变化吗? 年,却是秦环龙当十院院长的第七年,医院发展管理瓶颈的第四年。医院传统管理“重拳打在棉花上”的无力后,他发现医改最值得重视的医生群体的诊疗模式如不发生改变,改革很难进行。 这时,从天而降的DIP,医院发展新增长点的“钥匙”。 他发现,DIP并非简单的“医保控费”,在“撬动医生诊疗模式改变、学科水平提升”方面,它是一个绝佳手段。 多达几万种的DIP路径,是DRG病种分组的近百倍,在总的医疗费用不变的情况下,可以用于同一个病种的多种治疗途径。例如,不同原因的肺癌,在其它控费标准下诊疗路径单一,但在DIP下,可以添加基因检测确定病因,并根据病因选择是PD-1还是CAR-T治疗——新的检查和治疗手段都可以纳入。 即便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上海十院的实践结果也让人惊讶——年,上海十院有48.6%的病种均次成本下降。病种结构发生变化,医生多做“难题”。其中,低难度病组总量比重下降11.9%,中难度病组总量比重上升17.5%,高难度病组总量比重上升1.4%。 更直白一点,医院技术水平的“难度系数”,医院、医院是前两名,上海十院做到了1.2以上——进入了全国前五十名——接近上海瑞金、医院医院的水平。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应晓华告诉八点健闻,“医院是一门艺术,DIP这一套工具,就好像一把剑一样,每个人耍剑不一样,效果就不一样。” 一度进入增长困境的上海十院 经过拥挤的楼房、棋盘式街道和蠕动的密集人群,在静安区延长中路,医院(以下简称上海十院)几个大字赫然显现。18年前,医院成为市卫生局直医院,一年后,更名为上海十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