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科1科室介绍 上海中医院肝病科成立于年,是国家中医肝病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肝病重点学科和专科,并担任重点专科协作组组长单位,是国家中医药防治慢性乙型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临床协作中心、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中医药防治肝病临床研究联盟组长单位、上海市重中之重中医肝病临床中心等,在国内具有领先地学科优势和学术地位。 王灵台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名中医,从医50余年,在慢性肝病病机、治法、用药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西医结合评议组成员、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肝病分会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肝胆病分会名誉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肝病、感染病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上海中医院终身教授等职务。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防治慢性肝病(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肝癌)的临床及科研工作,应用中医和西医的方法治疗上述各类肝脏疾病,在国内首创“补肾法”治疗慢性乙肝,可改善患者症状、肝功能,调整免疫功能,抑制HBV复制。研制了中医治疗慢性乙肝的新药,获得国内同行认可。同时,从动物、细胞、分子生物学水平探索中医药治疗慢性肝炎的机理。近年来拓展“补肾法”的临床应用,在治疗肝纤维化、脂肪肝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相关的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均处于国内领先或先进水平。 陈建杰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名中医,上海市领军人才,2次入选上海卫生系统“百人计划”,全国卫生系统先进个人,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现任上海医院院长,上海市临床医学中心(中医肝病)主任,上海中医院大内科主任,台湾医院中医客座教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肝脏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传染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临床擅长: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病、肝硬化、慢性肝衰竭及各种新发突发传染病。参与制定的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的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已推广,参加研究补肾冲剂、清肝颗粒、清开冲剂等系列制剂以及所开展的胁痛外敷治疗、中药敷脐+腹水超滤浓缩等新技术。 高月求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肝病科主任、细胞免疫学实验室主任。兼任国家“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疾病”科技重大专项中医药专家组专家,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肝病分会常务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肝胆病分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先后入选上海市曙光学者、优秀学科带头人、领军人才、全国第三批中医临床优秀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等人才培养计划,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临床专长:采用中医、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脂肪肝、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酒精性肝病等。 赵钢,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肝病科副主任。学术特长:乙肝转阴,病毒变异与耐药,丙肝,肝硬化腹水,高黄疸,免疫性肝病,肝癌等。 孙学华,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肝病科副主任。王灵台名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上海中医药大学杏林学者,医院高层次人才。临床专长:慢性乙型肝炎、脂肪肝、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慢性丙型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酒精性肝病等。 张斌,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擅长采用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慢性肝病,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和自身免疫性肝病,采用清肝健脾法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以补肾为主抗肝炎病毒、扶正化瘀法防治肝纤维化、改善肝硬化病情、阻断肝癌发生及脂肪肝的康复等。 杨婉凤,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师从著名肝病专家王灵台教授,在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病、胆汁淤积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酒精性肝炎、血吸虫肝病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卓蕴慧,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临床专长:擅长慢性肝病个体化治疗,即根据每个患者的不同特点选择治疗方案,根据治疗期间的监测指标及患者的耐受调整治疗方案.总体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HBV和HCV病毒,减少肝硬化、HCC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生活质量。 乐敏,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临床专长: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肝癌术后患者。 李运东,副主任医师。师从全国著名肝病专家陈建杰教授。擅长治疗乙肝、丙肝、自身免疫性肝病、脂肪肝、药物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以及难治性黄疸等疑难肝病。 聂红明,副主任医师,上海市科技启明星,临床专长:围绕慢乙肝、慢丙肝、各种肝硬化、脂肪肝、自免肝等常见肝病。 商斌仪,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临床专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类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肝衰竭(重症肝炎)、脂肪肝、肝癌(及术后调养)等。 肝病科共开放床位98张,是目前国内和上海市最大的中医药防治肝病临床基地。年门诊量26余万人次,收治慢性肝病患者余人次,年收入2亿多元,业务医院肝病专业之首。科室主要开展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防治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脂肪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药物性肝病等各种肝病。肝病科现有专业技术人员24名,其中获得医学博士、硕士学位者共有21名,留学回国人员8名、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4名、硕士研究生导师13名。 肝病科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应用“补肾为主、清化为辅”的方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丰富了慢性乙型肝炎的病机及其治法,并得到了国内学术界广泛地认同;率先系统进行了慢性丙型肝炎的中医证型研究;率先开展了慢性肝病亚临床肝性脑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 研究开发了慢性肝病治疗的特色院内中药制剂5种,开展了外敷制剂治疗慢性肝病肝区疼痛、难治性腹水的腹水回输和中药敷贴治疗、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肝病内毒素血症、中药熏洗治疗肝病失眠、穴位敷贴、远红外照射等特色技术。 肝病科作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十二五”中医肝病重点专科,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形成了中医药防治肝病诊疗方案共10个,其中主攻的优势病种包括慢性乙型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硬化(代偿期)的诊疗方案均作为中医肝病重点专科协作组的共识诊疗方案进行临床验证。 科室依托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肝胆病分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分会肝病分会、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肝病分会联合发布了国内首部中医药防治慢性乙型肝炎专家共识——《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 科室还负责制定了全国慢性乙型肝炎(轻度)、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中医门诊临床路径,并已组织47个国家中管局中医肝病重点专科进行临床验证。同时,负责修订肝硬化(代偿期)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临床路径。 科研教学 年以来,本科室共承担各级各类研究项目共46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1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0项,其他科研项目10项。如十二五国家“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等。获得省部级科研奖项10项,专利6个。 年以来,科室承担包括本科、七年制、硕士、博士、规培生的《西医内科》、《中医内科》和《中医肝病学》等课程的授课任务,年授课时间学时。科室每年接受外地进修人员6人次。截止到年10月,科室外派国内学习10人次,国外进修4人次。 科室拥有王灵台全国名中医工作室,长期开展王灵台教授临床病例资料、查房及演讲录像、讲课记录、跟师笔记、读书心得、手稿等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完成《王灵台查房实录》,并以医案医话、论文、论著、研究报告、特色诊疗经验等各种形式为载体,总结和推广相关肝病特色诊疗经验。 对外交流 年以来,本科室每年先后举办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肝病分会学术会议、中华中医药学会肝胆病分会学术会议、长三角中医肝病学术会议和慢性肝病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等学术活动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