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日主题宣传疾控君ldquo拍

发布时间:2021-3-2

7.28

世界肝炎日

疾控君“拍了拍”你:医院感染防控要点

今天是7月28日,世界肝炎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没有肝炎的未来”。

JULY28TH

提起病毒性肝炎,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甲肝、乙肝。其实,病毒性肝炎家族有五位,分别是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肝炎。今天疾控君要聊的是尚无疫苗可以预防的“沉默杀手”——丙型肝炎(以下简称“丙肝”)的医院感染。

丙肝呈全球性流行,人群普遍易感,且起病隐匿、发病初期症状不明显,许多慢性感染者会发展成肝硬化或肝癌,因此被称为“沉默杀手”。丙型肝炎病毒(HCV)可经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

HCV经血传播多与不安全注射、肾透析和输入未经筛查的血液等医疗操作有关。HCV医院感染包括在医疗机构门(急)诊就诊的患者、住院患者和医务人员在诊疗工作中获得的HCV感染。据统计,我国目前HCV感染者(抗体阳性)约万,传染源广泛存在,并且HCV医院感染传播的危险因素持续存在,需要进一步加强HCV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降低医疗机构内HCV医院感染的发生。

01

HCV医院感染的发生受多种危险因素的影响

1.不安全诊疗操作:诊疗器械消毒灭菌不合格,如手术器械、口腔诊疗器械、血液透析机和血液透析器等;复用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共用受污染的多剂量药瓶等;

2.血液和血制品不合格;

3.医务人员和患者的手卫生不合格;

4.环境表面受到污染。

因此,在诊疗工作中,应采取一定措施,预防和控制上述因素发生。

★严格执行标准预防

什么是标准预防?

标准预防是指认为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隔离防护措施。

实施双向防护,既防止患者到医务人员的感染传播,也防止医务人员到患者的传播,即防止疾病双向传播。

标准预防措施主要包括:

按需要戴手套、口罩,穿戴隔离衣,必要时戴双层手套、面罩、护目镜。在脱手套和隔离衣后要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进行侵袭性诊疗活动时,尽可能减少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的机会。

02

具体内容有:

1.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的物品前、接触患者黏膜和非完整皮肤前均应戴手套;从同一患者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需要更换手套;

2.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的物品时,不论其是否戴手套,都必须洗手;遇有下述情况必须立即洗手:摘除手套后、接触两个患者之间、可能污染环境或传染其他患者时;

3.被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医疗用品和仪器设备应及时处理,以防止其暴露及污染其他患者、医务人员、探视者及物品,防止病原微生物在其他患者、医务人员、探视者与环境间的传播。重复使用的医疗仪器设备在用于下一患者前应进行清洁和适当的消毒;

4.在患者的血液、体液有可能发生喷溅的情况下,医务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如配戴眼罩、口罩,穿隔离衣等,防止医务人员皮肤、黏膜和衣服的污染;

5.医务人员在进行各项医疗操作、清洁及环境表面(包括患者床及床旁仪器)消毒时,应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

6.对锐器进行适当的处理和处置;

7.污染环境或不能保持环境卫生的患者应隔离;

8.配备相应的医疗卫生设备并定期进行清洗、运输和维护。

★手卫生

手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安全最重要、最简单、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

★加强复用器械、器具、物品的清洗、消毒与灭菌

★严格医疗废物的管理

★加强采供血管理,正确使用血液和血制品

加强采供血管理,做好无偿献血人员的筛选,

转载请注明:http://www.hstlly.com/yfbf/12466.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广告合作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乘车路线:18路、112路、43路、30路、36路、45路 电子邮箱: lidekdfq@163.com
版权所有:丙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