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人院内感染丙肝,专家违规操作难辞其咎

发布时间:2020-10-15

科技日报记者江东洲刘昊

5月13日,东台市医院报告,该院血液净化中心血透患者中新发生丙肝抗体阳性,疑似发生院内感染。

今天(5月27日),江苏省东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东台发布”发布《医院院内感染事件调查处置情况的通报》(以下简称《通报》)

经专家组成员会诊,在5月17日,确定了对69名感染者的治疗方案。具体措施,对69名感染者使用“择必达”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其中,11名转氨酶高于的病人,入院治疗。另外58人进行门诊治疗。在此期间所产生的费用由院方承担。医院传染科主任储旭东介绍,这69名感染者目前病情稳定,服药期间无不良反应。

管理不到位导致院内感染

据东台市卫建委医政科科长曹国平介绍:经专家组认定,该事件主要原因是由于医护人员手部卫生消毒、透析时所使用的相关设备消毒、以及透析区域消毒措施执行不规范造成的。

第二个原因是,该血透室人力资源配置不足。按照行业规定,每名护理人员一般负责6台透析机器的操作,而在实际工作中,该院每名护理人员最少负责9台机器的操作。

第三个原因是,该院血透室丙肝病人血透隔离区与正常透析区存在通道共用的问题。

最终,国家、省、市组成的专家组调查认定,医院院内感染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等原因造成的院内感染事件。

16名相关责任人被问责处理

同时,对16名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问责处理,

给予盐城市卫健委医政处处长朱发兵诫勉谈话处理;

盐城市卫健委医政处副处长马凡行政警告处分;

东台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孙燕春提醒谈话处理;

东台市卫健委主任崔海诫勉谈话处理;

东台市卫健委副主任陈张行政警告处分;

东台市卫建委医政科科长曹国平行政警告处分;

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殷卫国和分管副院长宋小平免职处理,给予其他相关责任人不同程度处分。

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为丙型肝炎、丙肝,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广西中医院主任医师史伟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丙肝的感染途径主要是输血、母婴、性传播,不规范的血液透析操作也是诱发丙肝感染的原因。”

血液透析患者由于共用透析器材及接触密切,被认为是感染丙型肝炎病毒的高危人群。“血液净化主要内容是血液透析,是一种特殊的治疗技术:利用特定的机器和滤器,通过人体体外血液循环,清除病人体内多余的毒素、毒物、水等物质,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主要用来维持尿毒症患者的生命的一种方法。”史伟说。

“丙肝感染一般症状不多,但容易出现慢性化改变,进而导致肝硬化等不良后果。”针对丙肝病毒感染者的治疗,史伟表示,如果患了丙肝,应该找专科医师就诊,专科医师会根据每个丙肝病人的临床症状、原有的基础病以及肝功能等具体情况,给出治疗方案和随访要求。

来源:科技日报综合央视新闻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

编辑:岳靓

审核:王小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hstlly.com/zlff/117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广告合作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乘车路线:18路、112路、43路、30路、36路、45路 电子邮箱: lidekdfq@163.com
    版权所有:丙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