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肝炎没明显症状,却可能恶化成肝癌要

发布时间:2020-10-28

一、在病毒性肝炎中,乙肝和丙肝均是引起肝脏损害的主要原因

传染病防控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国家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发布的《年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显示,病毒性肝炎是我国报告发病数第一的乙类传染病,其中年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的发病数累计达到近.6万例,占病毒性肝炎报告发病数的95%以上。这两类病毒性肝炎均面临的防控难题是,治疗人数仍偏低。

我国的乙肝感染者已超过万例,但仅有18.7%的诊断率,治疗率仅有10.8%。与此同时,我国的丙肝感染者大约有万例,感染途径以血源传播为主,诊断率仅有2%,治疗率更是低于1%。

在病毒性肝炎中,乙肝和丙肝均是引起肝脏损害的主要原因,可能会带来肝硬化、肝癌等疾病威胁。感染了乙肝病毒后,如果没有进行规范化诊断、治疗,十年后会有部分人转为肝硬化,之后又有部分人会转为肝癌,乙肝病毒感染者肝癌发生率明显高于非携带者,是后者的14到倍,中国有超过92.05%的肝细胞癌症患者合并乙肝病毒感染,年,全球约万人死于乙肝病毒相关的并发症。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乙肝感染最有效的方法。对于慢性乙肝患者而言,目前尚未有药物可治愈,但仍可以通过药物来控制乙肝病毒载量。

二、为何公众对丙肝的知晓度很低?

公众对丙肝的知晓度很低,丙肝也具有隐匿性、发病症状轻等特征,感染者不易察觉,往往在发现时病情已进展至肌纤维化或硬肝化,这也错失了最佳治疗时机。

《丙型肝炎防治指南(版)》指出,一旦发生肝硬化,10年生存率约为80%;如出现失代偿,10年的生存率仅为25%。肝癌在诊断后的第1年,死亡的可能性为33%。

而不同于乙肝,在抗击丙肝上,已有药物实现治愈的可能。从年起,中国市场相继迎来了多款直接抗病毒(DAAS)药物上市,与传统采用干扰素治疗方案相比,这类药物不仅可显著提高治愈率,还可以缩短抗病毒治疗疗程,减少副作用。

经过规范治疗,绝大部分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可以实现治愈,但是,丙肝因为病情隐匿,多数患者感染后没有明显的症状,容易被患者忽视。肝硬化和肝癌是丙型肝炎患者的主要死因。

三、年07月28日是第十个“世界肝炎日”

年07月28日是第十个“世界肝炎日”,7月28日是已故诺贝尔奖得主巴鲁克·布隆伯格的诞辰日,为纪念这位乙肝病毒发现者,世界卫生组织年5月决定,从年开始将每年的世界肝炎日定于7月28日。

往年肝炎日着重强调的是乙肝和丙肝的防治,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确定今年的宣传主题和上一年保持一致,即“积极预防,主动检测,规范治疗,全面遏制肝炎危害”,旨在号召大家积极主动接种疫苗,主动体检了解自身健康状况,感染者接受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全面遏制病毒性肝炎对人类健康的威胁。

李兰娟院士也一直在呼吁重新把肝炎筛查纳入常规体检,她建议:“目前,社会上对于肝炎的患者依然存在歧视,如果不消除歧视,我们很难呼吁这些患者主动接受筛查;如果不开展筛查,这些患者得不到治疗,就无法降低我国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率。我建议,应该把病毒性肝炎的筛查纳入健康人群的体检,实现三个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四、医护人员为何是感染HBV和HCV的高风险人群?

感染血源性病原体的主要职业风险是被污染物体造成皮肤锐器伤。如果黏膜暴露于血液或其他可能具有传染性的物质,也可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最常导致损伤的两种器具为一次性注射器和缝合针。这些锐器最常被用于缝合、静脉采血以及注射。

五、酒精性肝病不能忽视

有数据显示,21世纪初,我国酒精性肝病患病率为0.50%~8.55%,酒精性肝病占同期肝病住院患者的比例、占肝硬化的病因构成比例不断上升,酒精性肝病已成为我国主要的慢性肝病之一。

我国人均酒精消费增加,戒酒率下降,饮酒群体呈年轻化趋势,酒精性肝病以惊人速度上升,造成国民健康问题日渐突出。研究显示,每天大量饮酒的人,患上酒精性脂肪肝的几率比普通人高出5-25倍,长期大量饮酒,每日超过40g乙醇(约等于黄酒ml,啤酒0ml,38度的白酒ml),连续超过五年,可能造成肝脏损伤,超负荷的肝脏最终会走向“崩溃”。

六、如何积极预防肝炎?

1、甲肝和戊肝的预防:不要喝不干净的水,不吃没有煮熟煮透的海产品。

因为甲型和戊型肝炎主要通过粪---口途径进行传播,进食被对应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没有煮熟的贝类,均可能感染甲肝或戊肝。

2、乙肝的预防:乙肝感染的三大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性接触传播。

最有效的预防方法就是:接种乙肝疫苗。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应该定期复查乙肝病毒定量及肝功能、AFP、肝脏彩超。

3、丙肝的预防: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与乙肝相似,预防关键在于不要共用剃须刀、牙具等有可能接触血液的用具,注意去正规机构进行有创美容操作,如纹眉、打耳洞等。

4、生活饮食均衡:不暴饮暴食,减少肝脏的负担,注意健康饮食,多吃新鲜的食物,充足睡眠,保持平和心态,不抽烟、不酗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hstlly.com/zlff/118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广告合作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乘车路线:18路、112路、43路、30路、36路、45路 电子邮箱: lidekdfq@163.com
    版权所有:丙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