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5日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THEKEYTOPEACE
10月5日,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授予美国科学家哈维·奥尔特(HarveyJ.Alter)、麦克尔·霍顿(MichaelHoughton)以及英国科学家查尔斯·赖斯(CharlesM.Rice),以表彰他们在“发现丙型肝炎病毒”方面做出的贡献。丙型肝炎病毒的发现揭示了其他慢性肝炎病例的病因,并使血液检测和研发抗病毒新药成为可能,在医学史上,只有屈指可数的慢性疾病能够被治愈,丙肝正是其中的一种,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此次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不仅仅是授予发现丙肝病毒的三位科学家,更是对全世界为消除病毒性疾病而不懈努力的科研、医务工作者的肯定与褒奖。现在,我们跑赢了丙肝病毒;未来,全球也定能跑赢新冠病毒!
关于丙肝我们应该知道些什么?医院感染科来告诉您。 答:丙肝在肝炎家族排行老三,生性孤僻,寡言少语,虽不太起眼,却常常引起轩然大波,被称为“沉默的杀手”。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显示,在全球导致死亡的10大感染性疾病中,有两种是病毒性肝炎,一种是人们熟知的乙肝,另一种就是丙肝。
据世卫组织估计,年全球大约有1亿人存在丙肝病毒暴露的血清学证据,有万人有慢性HCV感染,患病率为1%。而我国目前就存在万感染者,由于丙肝病毒隐蔽,没有症状,感染上后会悄无声息缓慢进展,最重要的是丙肝患者一旦出现症状,大多数都已经是肝硬化甚至肝癌。据统计,大约有10%-20%的患者在20年内出现肝硬化。如果进展为失代偿期丙肝肝硬化,病人的5年生存率就会下降为50%,也就是说,每5年就会有一半病人因为丙肝肝硬化死去。而丙肝肝硬化患者的肝癌年发生率也高达1%~4%,也就是说每名丙肝肝硬化患者中每年将会有1~4人出现肝癌。与其他同类型肝炎相比,丙肝绝不能单靠症状就能发现,早期筛查更为重要。 答:血液传播曾是丙肝病毒最常见的传播方式。随着对血液制品检测方法的改善,目前丙型肝炎病毒最主要的传播方式为经破损的皮肤和粘膜传播,包括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未经严格消毒的器械进行纹身、纹眉等。此外,性传播和母婴传播也是丙肝病毒的传播方式。 无血液暴露接触行为一般不会传染丙肝病毒,如接吻、拥抱、喷嚏/咳嗽、共用水杯/餐具等。 答:大部分丙肝病人是在体检时发现检查出肝功能不好,然后进一步检查发现是丙肝的。针对丙肝这种隐蔽性较强的疾病,你只要开过刀、输过血、有多个性伴侣、吸毒、做过文身等,就都属于高危人群,最好去筛查。丙肝只要是阳性,无论有无症状都应该马上治疗,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 答:通常使用两种方法来检测是否感染丙肝病毒:一种是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另一种是检测丙肝病毒的定量——HCV-RNA。抗HCV是常用的初筛试验,阳性代表正在感染或者曾经感染过丙肝病毒,需要进一步检测HCV-RNA明确诊断。HCV-RNA则是确诊试验,也是治疗效果评价的重要指标。 答:①基因检测 目前人类主要存在7种基因型,不同基因型的患者对药物的敏感度不同。在应用DAA抗病毒治疗前检测HCV基因型有助于治疗方案的选择以及预后的判断,如基因1型患者可选择的治疗方案更多(中国患者主要是1型,尤其是1b亚型,占了总数60%左右),而基因3型相比其他基因型患者的复发率更高。 ②肝硬化程度评估 除了检测基因型外,还要对患者肝脏疾病严重程度进行判断,主要评估肝纤维化程度。有无肝硬化对于评估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重要意义。评估肝硬化程度最好的办法是肝脏穿刺,但是也可以进行一些无创检查,如利用Fibro-scan检测肝脏弹性硬度。如果患者存在肝硬化,那么应该选择相应的药物,以及适当延长某些抗病毒治疗疗程。 ③HBV检测 有些患者会存在多种肝炎病毒感染,此时我们要先明确患者的肝病与哪种病毒有关系。如果患者是HCV、HBV合并感染者,一般会对丙型肝炎率先治疗,因为丙肝是可以治愈的,而乙肝的治疗需要较长时间。DAA清除掉HCV病毒后,可能会诱发HBV再活动,需要联合感染科医师评估HBV感染情况采取相应的临床干预措施。 答:与乙肝不同的是,丙肝已经成为一种可治愈的疾病。 年美国FDA首次批准了丙型肝炎的药物治疗—干扰素α-2b,然而接受治疗的患者持续病毒学应答率并不理想,加上干扰素和利巴韦林严重的不良反应使得丙肝的治疗不能令人满意。从年起,治疗丙肝的直接抗病毒药物不断出现,大量不同作用机制的新药问世使得消灭丙型肝炎成为可能。年以后,夏帆宁、泽必达、丙通沙这3个之前在中国获批、价格高昂的丙肝新药陆续进入医保及降价,给丙肝患者极大减轻了负担。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医院感染科主任严佑琴院长领衔的肝炎诊治专家团队,为丙肝患者明确诊断,进行基因分型检测;专家团队研究讨论制定丙肝的精准治疗方案;提供治疗过程中的定期监测与随访管理。 (住院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