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中国国际生命医学工程院制定的《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就没有将“丙肝健康携带型”作为丙肝携带者的一个类型提出来,而是直接把它划归于慢性丙型肝炎之中。为什么要这样划分呢?原来,在慢性丙肝患者中约有30%的人其ALT是正常的,约有40%的人其ALT低于2倍正常值的上限(80单位)。虽然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只是出现了轻度肝损伤,但仍有一部分人可以发展为肝硬化甚至是肝癌,在这种情况下若再将这部分人称为健康的丙肝携带者显然是不适宜的。
1、病毒因素对病变和病程的影响
从分子生物学看,临床疾病的活动性与病毒血症水平和病毒基因型别有一定的关系,疾病的慢性化与高变区E1和E2/NS1的突变,避免免疫清除,病毒持续存在有关,HCB不仅感染肝细胞还会对其他的细胞和组织造成损害,特别是造血系统细胞。
2、HCV感染的免疫病理改变。
3、宿主CD4+T细胞对HCV抗原的答应
有人观察宿主CD4+细胞对重组HCV抗原的答应,发现HCV抗原均可诱导宿主CD4+细胞增值,C和NS4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CD4+T细胞活化后可释放IL-2;帮助B细胞分化,产生相应的抗体,活化CD8+T细胞和NK细胞,CD8+T细胞活化除可清楚病毒外,也可破坏靶细胞引起突变。
4、宿主CD8+T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
5、HCV感染的体液免疫答应 HCV感染过程中可诱导针对多种病毒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的体液免疫抗体,这些抗体出现的先后次序不同,对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但与疾病的复制状态,病变以及ALT活动性的高低并无明显的关系。
6、细胞凋亡在丙肝发病中的意义
细胞死亡存在着细胞坏死和凋亡2种形式,细胞凋亡与坏死不同,在组织学上可见细胞核裂解,固缩,细胞变成圆形,与邻近细胞分离,出现嗜酸变或小体,这些改变在病毒学肝炎的肝组织内特别是碎屑坏死区均可见到。肝脏表现凋亡的细胞数在慢性丙肝病人中增加,说明免疫CTL介导的调控途径显示活化现象 丙肝不及时治疗都有什么危害
1、丙肝会引起门脉高压症,出现胃糜烂、溃疡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导致消化道出血,严重时会发生休克和肝昏迷。
2、丙肝会影响蛋白质和维生素的代谢,加剧肝细胞损害导致肝细胞发炎坏死,如果任这种危害发展最终会演变成肝纤维化、肝硬化。
3、丙肝的危害还表现在会造成人体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上,这种情况下容易发生低镁、低钾、低钙症等。 温馨提示:丙型肝炎是一种病毒性疾病,它对肝脏的伤害是持继的,它可以引起肝脏炎症,导致肝功能减弱或肝衰竭。大多数hcv感染患者直到肝损伤变得比较明显时才出现症状,这一过程可能需要几年的时间。一些慢性hcv感染患多年以后会出现瘢痕及肝硬化,可导致出血、黄疸(眼睛或皮肤变黄)、肝腹水、感染或肝癌等并发症。所以要早发现,早接受治疗,从而减少对肝脏的伤害,早恢复健康。 疾病的有效治疗才能给我们的身体带来健康才能更好的生活。有关更多丙肝问题欢迎大家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