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为慢性肝炎和病毒性肝炎,都是肝炎,没有多大的区别,其实慢性肝炎和病毒性肝炎的区别很大,具体有哪些区别?这两种疾病应该如何预防?日常需要注意什么?下面跟随文章一起来了解下吧! 慢性肝炎是一类疾病的统称,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且病程持续至少6个月以上的肝脏炎症和坏死。例如感染乙肝病毒、丙肝病毒、长期饮酒、药物性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炎等。依据病情分为:轻、中、重度以及慢性重型肝炎。早期大多数的慢性肝炎患者临床上是没有任何症状的,少数患者会出现以下症状: 1.经常感觉到疲劳、乏力,无精打采; 2.脸色发黄,眼白浑浊; 3.体弱、体虚、容易恶心、呕吐、厌油、发烧、头痛、腹痛等,通常会伴有黄疽。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导致肝脏病变的传染性疾病。目前已经被公认的肝炎病毒有甲、乙、丙、丁、戊五种,除乙型肝炎为DNA病毒外,其他均为RNA病毒。 病因不同 慢性肝炎的范围更大,包括病毒性肝炎中的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以及非病毒性肝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慢性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病引起的。 病毒性肝炎是由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等肝炎病毒引起的。 传染性不同 慢性肝炎中除了乙肝、丙肝具有传染性之外,其余肝炎则一般不具有传染性,而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在我国归为乙类传染病,尤其是乙型肝炎引起的病毒性肝炎,对患者的肝脏伤害非常大,是临床最常见和危害最大的一类的肝炎。 慢性肝炎的疾病预防: 通过注射乙肝疫苗产生乙肝表面抗体来预防,乙肝表面抗体水平越高,对人体的保护能力越强。丙型肝炎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预防。 有些医美诊所例如纹眉、纹身、美容等对器械没有严格的消毒程序,病毒会经皮和黏膜途径进行传播。除此之外还有口腔诊所、理发店、打耳洞、共用剃须刀等都有被传播的风险。 性生活比较乱的要定期检查,性交时正确使用安全套。 对于HBVDNA阳性的孕妇,分娩时应到专门的传染病医疗机构实行母婴阻断,成功率95%。 病毒性肝炎的疾病预防 1.注意饮水和饮食安全 甲肝和戊肝主要是通过消化道传播的,所以注意饮食安全,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可以有效预防甲肝和戊肝。 2.接种疫苗 新生儿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应按“0,1,6月”的免疫程序接种3针,除新生儿外,其实所有从未感染过乙肝病毒和从未接种过乙肝疫苗,体内无表面抗体的人都建议接种乙肝疫苗,特别是乙肝感染的高风险人群,如婴幼儿、家族成员中有乙肝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丙肝患者、静脉药瘾者,以及能接触到血液的相关工作人员等应该积极注射乙肝疫苗。 3.母婴阻断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的孕妇在妊娠和分娩时,有可能会将病毒传染给胎儿,所以孕妇在新生儿出生后的24小时尽早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并按照疫苗免疫程序完成后续的疫苗接种。 日常注意事项 两种疾病的日常饮食都要注意营养均衡,少食用油炸食物,不给肝脏增加负担,多吃新鲜的蔬菜瓜果,严禁吸烟喝酒,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平和的情绪,注意劳逸结合。 为响应国家《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本号提供的疾病常识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案须来院面诊。 点击“阅读原文”, 即可免费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