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只是出现了轻度肝损伤

发布时间:2014-10-24

2

在2002年亚太地区的肝病会议上,根据患者体内alt的水平可将丙肝病毒感染者分为三种类型:即慢性持续型(alt呈慢性持续性升高)、反复异常型(alt呈反复明显的波动)和健康携带型(alt正常)但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大多数丙肝病毒携带者的肝脏组织均有慢性肝炎样改变因此,在2004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制定的《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就没有将“丙肝病毒健康携带型”作为丙肝病毒感染的一个类型提出来,而是直接把它划归于慢性丙型肝炎之中为什么要这样划分呢?原来,在慢性丙肝患者中约有30%的人其alt是正常的,约有40%的人其alt低于2倍正常值的上限(80单位)虽然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只是出现了轻度肝损伤,但仍有一部分人可以发展为肝硬化甚至是肝癌,在这种情况下若再将这部分人称为丙肝病毒的“健康携带者”显然是不适宜的

大家知道,乙肝病毒携带者是指其体内可以查出有乙肝病毒(一般持续6个月以上)但没有相应的乙肝症状和体征、肝功能特别是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正常值是0~40单位)也基本正常的人群同样,丙肝病毒(hcv)携带者也是指感染了丙肝病毒、没有相应的丙肝症状和体征、alt正常的人群

下一页

1

据临床报道,对alt正常或低于2倍正常值上限的丙肝患者使用普通干扰素进行抗病毒治疗,并不能获得明显的疗效,即便对其联合使用了长效干扰素与利巴韦林(病毒唑)进行治疗,出现病毒学应答(指丙肝病毒核酸——hcv rna转阴)的几率也与采取同样疗法的alt大于2倍正常值上限的丙肝患者相似故那种仅凭丙肝患者体内alt水平的高低来预测其对抗病毒治疗能否出现应答的方法已不太准确因此专家指出,只要alt正常或轻度升高的丙肝患者体内的丙肝病毒核酸呈阳性就可以对其进行抗病毒治疗这一点与对待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做法不同,因为国内外专家一致认为,可暂时不对alt正常的乙肝病毒携带者进行抗病毒治疗,而只需要对他们进行密切的观察和随访

转载请注明:http://www.hstlly.com/bybl/100.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广告合作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乘车路线:18路、112路、43路、30路、36路、45路 电子邮箱: lidekdfq@163.com
版权所有:丙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