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丙肝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仍然为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方案。虽然近期直接抗病毒药物(DAA)成为了研究热点和欧美指南新宠,将欧美丙肝患者的SVR从45%提高至90%以上。但是对于亚洲患者,特别是中国患者来说,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的治愈率已达80%以上,是最具成本效益的选择,去等待可及性差且价格昂贵的DAA似乎并不划算。肝霖君今天将与大家分享中国丙肝患者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标准治疗方案获得良好疗效的原因。总的来说,三个字,基因好! 在丙肝相关的综述性文章中我们可以发现,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丙肝患者的疗效约为50%左右。需要注意的是,这50%的疗效是不分基因型和种族地区的整体疗效。基因2/3型患者的疗效相对较高,可达70%以上,而对于较难治的基因1型患者,SVR仅为40%左右。对于不同种族的患者来说,疗效也大不相同,总的来说,亚洲人白种人非洲人,在基因1型的慢丙肝上表现的尤为明显。 魏来教授在年APASL广州专题会议上强调了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在现今亚太地区丙肝治疗的重要地位,仍然是大多数亚洲国家丙肝治疗的标准方案。对于基因1型患者,多个临床试验均发现亚洲患者的SVR明显高于高加索人。日本、韩国、中国的相关研究中,SVR均可达60%以上,Chen的年的研究中SVR高达83%。 对于基因2/3型的患者,全球的整体疗效已经可达70%以上,而亚洲人更胜一筹,可达到80%以上,有些研究甚至可接近90%。若结合一些优化策略,如RGT或延长疗程等,SVR可超过90%。 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中国患者的临床研究相对较少。魏来教授在首届中美肝病学会联合会议上分享了其还未发表的数据,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中国初治基因1型慢丙肝患者的SVR可达85%,无应答率仅为4.64%。 在年广州APASL专题会上,中国的首个自主研制的聚乙二醇干扰素派格宾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中国丙肝患者的Ⅲ期临床试验结果公布,作为迄今为止中国样本量最大的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慢性丙肝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共纳入例丙肝患者,且进行了基因分型研究。结果显示完成治疗方案的基因2/3型患者的SVR高达88%,基因1/4/6型患者的SVR也达到81%。 以上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均证明了中国丙肝患者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方案治疗的高的治愈机会。 从上述的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丙肝患者疗效结果可以发现,中国丙肝患者的疗效显著性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患者,主要是由于大多数中国患者为IL28B基因CC型,而研究证明IL28B基因CC型的患者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的持续病毒性应答要显著高于其他CT/TT基因型。 年,美国杜克大学学者首次在《Nature》上报告,IL28B基因变异可预测基因1型HC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的疗效。此后在NatureGenetics的研究也显示IL28B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HCV感染的自发清除以及干扰素治疗的病毒清除有关。APASL、EASL及AASLD指南均将IL28B基因型作为了干扰素方案治疗的重要预测因素。 最近几年关于IL28B基因多态性的研究成为了热点。GWAS研究将与HCV治疗应答相关的基因锁定为IL28B,其中rs和rs成为最受北京专门治疗白癜风的医院白癫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