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PF2016汪年松教授血液透析患

发布时间:2016-11-23

导语:在年5月5日—5月7日召开的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血液净化论坛上,来自上海交通医院汪年松教授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上海交通医院汪年松

年2月,医院26例血透患者因医务人员违反操作规程而被院内感染丙肝;年11月,安徽霍山19例血透病人感染丙肝;年1月,医院15例血透患者院内感染丙肝;年8月,医院也发生了透析患者感染丙肝事件。那么,为何血液透析患者感染丙肝事件频繁发生呢?

透析患者HCV感染流行病学

全球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超过2亿人次(3%),是仅次于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染性肝病。丙型肝炎地域差异大,我国HCV感染率约为2.5%-10%,有万左右HCV感染者。

世界范围HCV患病率分布

关于我国HD患者肝炎感染现状,年一项纳入43个研究的荟萃分析发现,我国HD患者平均HCV感染率为44.1%。年北京CDC调查显示,由于预防措施的有效执行,血透患者HCV的感染率明显降低,北京20家医院共名HD患者抗HCV(6.1%)、HCV-RNA(4.6%)。

HCV主要经血液传播,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是其目前最主要的传播方式。也可以通过性传播及母婴传播,HIV携带者感染HCV的危险更高。

透析相关HCV感染主要通过院内交叉感染,可能由于血透机污染、血透室工作人员操作失误、透析器复用、携带HCV输血或血液制品的使用、共用注射药品、穿刺污染、不及时更换手套或洗手、血液污染的被服等原因造成。

透析患者HCV感染的诊断

透析患者HCV感染的诊断可通过肝酶检测,酶类如ALT、AST、谷胺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PTH等。然而因HD患者转氨酶水平低于正常人,即使合并肝炎者ALT、AST水平也可在正常范围内,但是要高于未感染肝炎的HD患者。对于HD患者,ALT水平并不能反映肝脏疾病的严重程度。血透患者合并HCV感染时,如同时存在ALT明显升高,则提示有慢性肝组织损伤,此外丙肝本身可造成肝性骨质营养不良。

此外,第3代EIA试验对HCV诊断具有95%敏感性和特异性,核酸检测法(NAT)可检测HCV-RNA<10IU/ml的HCV感染。

HCV检查结果解释

美国肝病学会、美国感染病学会推荐检测HCV基因型以指导选择更为恰当的抗病毒治疗方案(ClassⅠ,LevelA),对所有HCV感染者均应使用肝活检、影像和非侵入性标志物评估肝纤维化进展程度以帮助选定合适的抗HCV治疗的方案以及决定是否开始其他筛查措施(如肝癌的筛查)(ClassⅠ,LevelB)。

KDIGO建议CKD5期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和等待肾移植的患者必须进行HCV检测,血透患者应该在首次透析或从其他透析中心转入时检测HCV。若血透患者出现不可解释ALT升高,应该用NAT法检测HCV。如血透中心新出现HCV感染,若怀疑医源性感染,那么中心所有可染能被传的患者都应该进行NAT检测。

肝活检是评价肝损伤程度最直接、最准确的方法,也是唯一的检测组织学方法,其风险与非ESRD患者风险相当。指南推荐肝活检前后均行无肝素透析,血透患者在肝活检前应充分透析,应尽可能避免应用肝素(ClassⅠ,LevelC)。

KDIGO推荐血透患者HCV感染的检测

透析患者感染HCV的预防

欧洲血液透析指南推荐所有开始血液透析治疗患者须进行HCV抗体筛查试验(证据水平:A级),每6个月进行HCV抗体复查(证据水平:C级)。此外,透析中心应采取充分预防措施,每次治疗结束后对机器、仪器及物品表面进行清洁消毒,避免患者间共用物品,注意手的清洁消毒并经常更换手套,使用防护面具和眼镜。除了一般性预防措施外,在HCV感染率高的透析中心,建议HCV感染患者应在隔离间由专人操作进行透析治疗(证据水平:C级)。

KDIGO推荐透析中心应该确保执行和严格遵守感染控制程序,以避免包括HCV的血源性传播病原体(强);感染控制程序中应包括卫生预防措施,这可以有效避免血液或者被血液污染的液体在患者间传播,传播方式可以是直接传播或者通过污染的设备及医疗物品(强);不推荐将HCV患者隔离以替代严格血源传播感控措施(弱);不推荐HCV感染患者专用透析机(中);透析器复用中心在HCV患者透析器复用不可避免下,建议HCV感染患者的透析器在严格遵循感控措施下复用(弱);建议对血透中心进行整体的常规感染控制措施监测(弱)。

我国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要求血液净化室(中心)应该合理布局,清洁区和污染区及其通道必须分开;丙型肝炎患者必须分区分机进行隔离透析,并配备专门的透析操作用品车;感染患者使用的设备和物品如病历、血压计、听诊器、治疗车、机器等应有标识;护理人员相对固定。

新入血透患者或由其他中心转入的患者须在治疗前进行丙肝的相关检查;HCV抗体阳性者,应进一步行HCV-RNA及肝功能指标的检测,保留原始记录,登记患者检查结果;长期透析的患者应该至少每6个月检查丙肝病毒标志物1次;保留原始记录并登记;血透患者存在不能解释的肝脏转氨酶异常升高时应进行HCV-RNA定量检查;如有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出现丙肝阳性,应立即对密切接触者进行、丙肝标志物检测;对于怀疑可能感染丙肝的患者,如病毒检测阴性,其后1~3月应重复检测病毒标志物。

透析时需要告知患者血液透析可能带来血源性传染性疾病,并要求患者遵守血液净化室(中心)有关传染病控制的相关规定如消毒隔离、定期监测等。透析前签署透析治疗知情同意书,透析器复用患者应同时签署透析器复用知情同意书。医务人员需建立患者档案,在排班表、病历及相关文件中对乙肝和丙肝等传染病患者做明确标识。

工作人员应掌握和遵循血透室(中心)感染控制制度和规范,对血液净化中心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乙肝和丙肝标志物监测。对于乙肝阴性的工作人员建议注射乙肝疫苗。

世界各国透析患者HCV感染比例

血透患者是丙肝的高发人群。即使透析质量最高的日本,透析患者中HCV阳性的比例都高达20%。键盘、血压计袖带、酸碱池、等候室椅子、水池等透析室物体表面均可携带HCV。预防HCV感染需做到高度重视手卫生、规范药物的准备和管理、加强血管通路的护理、







































合肥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小孩白癜风能治愈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hstlly.com/bybl/21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广告合作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乘车路线:18路、112路、43路、30路、36路、45路 电子邮箱: lidekdfq@163.com
    版权所有:丙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