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贫困学子福音市教育局精准扶贫工作组 http://www.sanheshia.com/shshj/6467.html 作者 洞健君 来源 洞健dongjianpai 全文字,阅读需要4分钟 干扰素之“罪” 尽管病毒性肝炎荼毒人类已经至少数千年,但直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人们才逐步确认了这种致命慢性病的元凶。其中尤其隐蔽而又危险的丙型肝炎病毒(HCV,下图)更是到年才被证实。丙肝不像甲肝一样相对易于预防,也不像乙肝那样容易研制疫苗,而且大部分感染者都会发病而不是隐性携带。所以自发现丙肝病毒之时开始,人们就展开了对药物治疗丙肝的不懈探索。 图:丙肝病毒模型 在年之前,对丙肝的主要治疗手段是干扰素和利巴韦林,但这种疗法的成功率很低(很多时候只有50%左右),主要原因是这两种成分对丙肝病毒并没有很强的针对性。而且干扰素作为一种糖蛋白制剂,经常引发非常严重的副作用,诸如类似流感的症状以及情绪问题等。更严重的问题是,这种疗法只在感染的前6个月比较有效,当病情转入慢性阶段后效果就大打折扣,而丙肝恰恰是一种不易察觉感染的疾病,很多人会错过最佳治疗时段。 与此同时,全球每年都会新增数百万丙肝患者,总患病人数早已突破一亿。人们迫切需要一种能针对性地有效清除丙肝病毒的特效药。终于在年,担当这个责任的新药、第一种针对丙肝病毒的特效药索磷布韦横空出世。而索磷布韦的出现,仅仅是一场“三国演义”的序幕。 索磷布韦于年由美国制药商吉利德科学推出,其研发核心团队则来自于吉利德收购的Pharmasset.其研制则可以追溯到Pharmasset几位创始人在世纪之交开始的研究。作为第一种有望不依赖干扰素治愈丙肝地方药物,索磷布韦得到了业界盛赞,被称为“奇迹药物”。它能阻断丙肝病毒蛋白质NS5B,以此来彻底切断病毒复制与组装的过程,并因此有着空前的治愈率和相对干扰素小得多的副作用。吉利德也因此获利匪浅。 图:国内某网站上架的索磷布韦 索磷布韦的意义不仅在于它为全世界近两亿丙肝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还标志着完全治愈一种慢性病毒性传染病成为现实,这在人类历史上是第一次。但索磷布韦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丙肝病毒依类型不同,还会有另外几种关键的蛋白质,如NS5A和NS3/4等。这也使得一些场合索磷布韦无法治愈病人,或者仍然需要合并干扰素使用。于是吉利德在索磷布韦大热后,又跟进开发了能同时阻断NS5A蛋白质的联合制剂,也就是俗称“吉二代”的哈瓦尼和“吉三代”丙通沙,以及年刚刚通过美国FDA许可的“吉四代”Vosevi. 吉利德在技术上获得广泛赞誉的同时,却也因定价过高而广受诟病。在美国,一个90天的疗程费用近0万美元,每片价格高达00多美元。虽然在发展中国家虽然会有价格优惠,但优惠后相对当地收入水平依然会是天价——比如在中国丙通沙全疗程价格约为人民币,对大部分家庭仍是很大的负担。然而由于丙通沙和Vosevi仍是目前最可靠、适用病毒类型也最广泛的抗丙肝药物,吉利德依然在这一领域保持着领军地位。 由于全球患者众多,丙肝治疗的市场潜力十分巨大。与此同时,吉利德一直坚持天价策略,使得后起者也依然有很大利润空间。 而后起者中动作最快的就是美国的施贵宝制药,他们的达拉他韦分别于和年通过了欧盟和美国的审核,部分打破了吉利德的垄断。达拉他韦虽然泛用性不如吉利德产品(主要对丙肝病毒基因3型效果好),但其定价比吉利德产品低得多,当前欧盟的推荐治疗方案中就有达拉他韦和吉利德产品混用的疗法。此后施贵宝还推出了针对NS3蛋白质的阿舒瑞韦作为补充,进一步缩小了和吉利德的技术差距。 图:达拉他韦阻断丙肝病毒NS5A蛋白质的作用机理 其他后起者如默克的Samatasvir、艾伯维的ViekiraPak和国内厂商歌礼的戈诺卫也都采取了类似的思路:保持对吉利德价格优势,同时不断改善疗效和泛用性。和施贵宝一起,这些后起者构成了丙肝特效药的第二阵营。 由于市场上竞争者越来越多,吉利德也不得不调整了之前的定价策略,并推出了针对不发达地区和低收入人群的低价计划。自今年2月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上下求索,治愈丙肝”援助项目开展以来,共计发放药品盒,惠及患者中有22.3%为低保人群。该项目援助药品正是由吉利德科学无偿提供。在不久的将来,基于更多厂商新的研发成果和吉利德的普及策略,丙肝特效药的平民化似乎为时不远。 但是有一群人显然不打算等到那一天,他们就是印度的仿制药生产商。 印度在国际制药产业中一直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印度和孟加拉的法规可以理解为他们并不遵守通常的国际药品专利法规,印度国内厂商可以在第一时间仿制别国药品,即使没有原厂授权。但不遵守规则的后果就是这些仿制药只能在印度国内市场出售。从索磷布韦开始,印度和孟加拉国厂商就保持在第一时间仿制吉利德的丙肝特效药。吉利德甚至无奈向他们提供了授权——因为不授权也并不能阻止这种仿制行为。 印度仿制药凭借研发和生产成本低、周期短,往往有极大的价格优势。丙通沙的孟加拉仿品Sofosvel在中国的价格不到丙通沙的/7,在欧美甚至不到/60。在巨大的价差诱惑面前,国内外很多患者都选择通过跨国代购和医疗旅行购买印度仿制药。 图:孟加拉碧康制药的Sofosvel,是丙通沙的一种仿制药 正如《我不是药神》中所描述的那样,跨国购药的兴起也为形形色色的中间商提供了利润空间,而跨国医疗中间商是个缺乏监管的灰色地带,其中不乏漫天要价甚至收钱不做事的无良商家;一些医生也对仿制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表示担忧,因为仿制药虽然仿制了成分,工艺通常会和原厂有所差别,未经充分测试的仿制药不能保证完全达到原厂药的效力和安全性。 但对于很多选择代购和医疗旅行的患者来说,这些风险都不值一提。原厂药的价格是他们不可能负担的,而治愈的希望是无法抗拒的诱惑。归根结底,印度仿制药外流的确帮助了众多患者,但是一方面有药物本身有潜在风险,另一方面则可能严重挤压自研厂商的利润空间,最终使其中一些放弃后续研发,从而不利于科技进步。印度搅局者对丙肝特效药这一产业的长期影响,还有待观察。 虽然针对丙型肝炎的特效药研制历尽艰辛,其应用也充满争议,但从丙肝病毒发现至今不过30年,这样的瑕疵无可厚非。相反,在较短的时间内攻克一种危险的慢性病毒传染病,是人类创新力和制药行业研发能力的集中体现。我们有理由相信,无论丙肝“三国演义”结局如何,这种疾病将在不远的将来得到遏制和彻底攻克。 更多精彩内容请戳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