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医院协会血液净化中心管理分会主办,江苏省医院协会血液净化中心分会、南京总医院、医院协会血液净化中心管理分会年会(CHINAFBP)于8月11日至14日在南京市金陵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本届会议主题为“科学防治急性肾损伤,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来自国内外的肾脏领域的专家齐聚一堂,展开了一场学术界的饕餮盛宴。 来自医院肾内科的张留平老师围绕如何规范血液净化护士行为等相关内容进行了报告。报告中指出血液净化专业护士是血液净化工作的主力军,血液净化技术是专科性和技术性非常强的工作,对专业护士的专科知识、操作技能、以及临床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直接影响患者的透析质量与安全,故如何规范护士的各种行为攸关血液净化未来。扎实的专科知识、精湛的专业技能、一定的沟通技巧、敏锐的观察力及临床思维判断能力是作为一名合格的血透室护士必备的能力要求,但由于不同的护理人员在工作年限、临床经验等方面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需要对他们进行分层次培训,除此之外,还需注重核心能力的培养,如沟通技巧的培训、定期培训急救技能、各种应急预案的演练、各种急性并发症的紧急处理流程等。 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的檀敏护士长就压力监测对内瘘的临床护理意义进行了报告。报告中指出通过物理检查、内瘘血流量监测、超声稀释法等方法来评判自体动静脉内瘘(AVF)功能的监测。临床中,由于护理行为不当会导致一些并发症的发生,所以我们需要采取一定措施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例如,利用绳梯式穿刺和扣眼穿刺来避免血管瘤形成;通过穿刺前消毒规范来防治感染;也可以提高穿刺成功率、加强巡视来防治外渗损伤。檀敏护士长指出压力监测具有客观、便捷的优势;动态静脉压监测其可信度和预示性不如超声稀释技术,但其操作简单、可重复,当出现压力升高现象时,提示加强透析有关观察和患者的宣教。 医院的崔文英护士长就护士在血液透析感染控制中的作用进行了报告。报告指出,感染丙肝的概率与透析次数呈正比,感染成为血透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这与医院感染监控不到位、消毒隔离措施不落实、血透室管理不规范、医护人员违反操作规程等原因有关。作为护士,在抗感染中应做到消毒隔离工作有计划地实施、不断改进与总结;定期组织学习、培训与演练;接受各项检查,出现问题要及时改进;定期考核等。崔文英护士长指出医务人员安全、病人安全以及环境安全是护士对感染控制的核心目标。 会议花絮: --End-- 点击右上角“...”分享给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