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人群丙肝防治宣传教育核心信息

发布时间:2021-10-16

一、危害性认识

1、丙肝是一种以慢性隐匿性感染为主、对健康危害较大的传染病

丙肝是由丙肝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传染病。感染丙肝病毒后大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呈隐匿性感染状态。

丙肝慢性化率高达60-80%,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其中15-20%的慢性丙肝患者可进一步进展为肝硬化或肝癌,对健康和生命危害较大。

吸毒、嗜酒、高脂高糖饮食、合并乙肝病毒或艾滋病病毒感染等可促进疾病进展。

2、丙肝病毒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

血液传播是丙肝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共用注射器吸毒、输入未经严格检测的血液或血制品,使用被丙肝病毒污染的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未经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内镜、侵袭性操作,以及针刺、纹身、扎耳孔、共用牙刷或剃须刀等,都可导致丙肝病毒的传播。

丙肝病毒可经性途径传播,特别是多性伴及伴有其他性传播疾病(尤其是艾滋病)者,感染丙肝病毒的危险性更高。

丙肝病毒可以通过母婴途径传播,母亲丙肝病毒高载量可增加传播的危险性。

3、我国丙肝病毒感染人数众多,传染源广泛存在

我国估计现有丙肝病毒感染者约万。目前每年发现并报告丙肝病例约20万例,平均每小时报告23例。丙肝患者作为传染源在人群中广泛存在。

二、预防知识

1、丙肝目前没有疫苗可以预防,拒绝毒品、注意个人防护是预防丙肝的根本措施

丙肝目前没有疫苗可以预防,但掌握预防知识、不吸毒、不性乱可以有效预防丙肝。

注意个人防护,不共用剃须刀和牙刷。

避免到消毒情况不明的小诊所、美容店进行侵袭性诊疗、美容、纹身等。

2、严格血液筛查、合理安全用血可有效控制丙肝病毒传播风险

推行无偿献血,使用通过正规血站严格筛查的血液可以大大降低丙肝病毒传播的风险。

合理用血,避免不必要输血和使用血制品。

3、与丙肝患者的日常接触不会被感染

丙肝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丙肝。

共用餐饮具、电话机、卧具、马桶、游泳池、浴池等不会传播丙肝。

咳嗽和打喷嚏不会传播丙肝。

蚊虫叮咬不会感染丙肝病毒。

4、感染丙肝的妇女应及时治疗,治愈前应避免怀孕

感染丙肝病毒的妇女应及时治疗,治愈前应避免怀孕。

确诊为丙肝的孕妇,应避免羊膜腔穿刺,尽量缩短分娩时间,保证胎盘完整性,尽量减少新生儿暴露于母血的机会。

感染丙肝病毒的母亲乳头有破损时,要避免母乳喂养。三、检测与治疗1、丙肝患者大多无明显症状和体征,及早检测是发现丙肝的重要方法丙肝患者没有特殊的外部体貌特征,无法从外表判断一个人是否感染丙肝病毒,只能通过血液检测发现。有易感染丙肝病毒危险行为或怀疑自己感染丙肝病毒,应及时到医疗机构检测并确诊。2、丙肝可以治愈通过规范的抗病毒治疗,90%以上的丙肝患者可以完全治愈。及早治愈丙肝,就可以避免由慢性丙肝进展为肝硬化及肝癌。

责任与义务

丙肝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不应歧视丙肝患者,预防丙肝需要每个人的参与每个人都应主动学习预防丙肝的知识,掌握自我保护技能,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高风险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应歧视丙肝患者及其家属,他们享有的婚姻、就业、就医、入学等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丙肝就在我们每个人身边,防治丙肝,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参与。

主办: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供稿:艾防所

我和10W+中间就差你一次转发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stlly.com/ysbj/135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广告合作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乘车路线:18路、112路、43路、30路、36路、45路 电子邮箱: lidekdfq@163.com
    版权所有:丙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