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疾病的基本知识

发布时间:2017-7-12

传染性疾病的基本知识

一、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

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过程就是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它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条件或阻断它们之间的联系,都不会发生传染病的流行。

BT4(一)传染源

传染源是指体内已有病原体滋生、繁殖并能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1)受传染的病人:通常是重要的传染源。病人体内含有大量的病原体,可随咳嗽的飞沫或粪便等排至空气、水和土壤等外界环境中,使易感者受感染。其中有典型临床特征的病人易于引起重视,而非典型病人,由于症状不明显易被忽视而得不到及时隔离,所以非典型病人危害更大。

(2)病原携带者:是指外表没有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这类人往往因为无症状,不易被人们发现,其中有些人排出病原体的时间较长,成为某些疾病重要的传染源。如某些病毒性肝炎。

(3)患病或受感染的动物:某些动物间的传染病,如狂犬病、鼠疫等。有些动物本身不发病,它作为病源携带者如流行性乙型脑炎等,还有些传染病如血吸虫,病人和病畜均可作为传染源。

BT4(二)传播途径

病原体从受感染者体内排出,通过一定的方式再侵入患者所经过的途径,称做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一般包括以下几种:

(1)经空气、飞沫、尘埃传播:所有呼吸道传染病都通过这种途径传播。如流行性感冒、肺结核、麻疹等。

(2)经水、食物传播:水源或食物受到病原污染,若未经消毒就进食或饮用,即可造成传染病流行。主要见于肠道传染病,如甲型肝炎、细菌性痢疾、伤寒、霍乱等。

(3)经接触传染:可分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两种。直接接触是传染源与易感者直接接触造成的传染。如狂犬病、性病。间接接触是指传染源的排泄物、分泌物通过日常生活用品如被污染的毛巾传播沙眼;被污染的衣、被、手套等传播疥疮、癣;被污染的公共场所扶手等传播肠道传染病如甲肝、菌痢等。

(4)经虫媒传播:此类传染病的病原体主要通过节肢动物蚊、蝇、蚤、螨虫等叮咬吸血传播。如疟疾、乙型脑炎等。

(5)经土壤传播:传播源的排泄物、患病动物和人的尸体处理不当可污染土壤,如破伤风。炭疽芽胞或寄生虫的幼虫、虫卵可长期保存在土壤中,当破损的皮肤接触污染的土壤或手部污染后再经口即可引起感染。

(6)垂直传播:指母体患传染病时病原体经过胎盘传染给胎儿或新生儿,使其受感染。如乙型肝炎、艾滋病等。

(7)经血液、体液、血制品传染: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

BT4(三)易感人群

对某一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易感者,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某种传染病易于感染的程度即为易感人群,人群的易感性决定于流行过程的性质与强度。

BT51、控制传染源

关键在于早发现,早发现早报告是控制传染病的重要步骤。发现任何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时,应立即向有关防疫部门报告,并对其进行隔离治疗。

对在人群中检出的病原携带者,对其进行健康教育、治疗,调整工作岗位和随访观察。

BT52、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

搞好个人卫生及环境卫生,大力开展除四害(老鼠、臭虫、苍蝇、蚊子)、讲卫生(饮食卫生、饮水卫生、个人卫生),做好污物处理,对消化道传染病、虫媒传染病以及许多寄生虫病来说,切断传播途径通常是起主导作用的预防措施。

消毒是人为切断传播途径的主要措施。其方法有物理消毒法和化学消毒法。

物理消毒法是利用物理因素作用于病原体将它消除或杀灭。如通风、过滤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日光中的紫外线可杀死某些病原体如结核菌等,另外还可利用焚化、煮沸、高压蒸汽、微波等方法进行消毒。

化学消毒法是应用化学消毒剂,使病原蛋白体凝固变性可使其失去活性,而将其杀灭。常用的消毒剂有84消毒液、漂白粉、2%碘酊、75%酒精、高锰酸钾、新洁尔灭等。

BT53、保护易感人群

提高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力,合理安排生活方式,注意饮食卫生和营养,加强体格锻炼,改善居住条件,创造愉快的生活气氛等。

预防接种,可提高人群的主动或被动免疫力。主动免疫力即为接种疫苗、类毒素后可使机体对病毒、细菌、毒素产生抗体,通常接种物为抗原,接种后1~4周产生抗体,免疫力可达半年至数年;被动免疫接种物为抗体,接种后立即有效,但维持时间约2~3周,多用于紧急、预防或治疗。

药物预防,对一些目前暂无特异性免疫方法或免疫效果不理想的传染病,在流行时期可考虑给易感人群或易感患者口服药物预防,这对于降低发病率和控制流行有一定的作用。如口服磺胺嘧啶预防肠道传染病,口服乙胺嘧啶预防疟疾等。

长按







































白癜风治疗的医院
白癜风晚期能治愈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hstlly.com/zzbx/8065.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广告合作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乘车路线:18路、112路、43路、30路、36路、45路 电子邮箱: lidekdfq@163.com
版权所有:丙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