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之丙肝

发布时间:2017-6-22

  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主要经血液传播的一种肝脏疾病。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及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HCC),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已成为严重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全球有1.3亿至1.5亿人患有慢性丙肝感染。每年有35万至50万人死于与丙肝相关的肝脏疾病。

丙肝潜伏期长早期症状不明显   丙肝的潜伏期为两周至六个月。起初受到感染后,大约80%的人并不会出现任何症状。出现急性症状的人员可能会有发热、乏力、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痛、尿色变深、大便颜色变浅、关节痛和黄疸(皮肤及眼白发黄),部分患者可出现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及轻度肝脾肿大等。根据病程的长短,丙型肝炎又可分为急性(病程在6个月以内)丙型肝炎和慢性(病程超过6个月)丙型肝炎。   在慢性期,症状会反复,并一次持续几个星期或几个月。丙肝有可能会持续好几年而不表现出任何症状,但它可能正在以很慢的速度伤害肝脏。没有症状的原因是肝脏有大量储备细胞,因此可以在大量细胞已经被损害的同时保持正常功能。普通接触不会传染丙肝   丙型肝炎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空气和平常的人际接触(例如接吻、握手和拥抱)不会传播丙肝病毒。   血液传播包括:医源性:不安全注射、消毒不严的侵入性医学检查(透析、胃镜、肠镜等)、牙科、输血/血制品等;非医源性:消毒不严的穿耳孔、文身、美容、理发、修脚等;家庭:共用牙刷、剃须刀等;吸毒:共用针具注射吸毒。   性传播:有多个性伴侣、男同性恋者在发生高危性行为时传播。   母婴传播:HCV感染母亲会将病毒传给所生子女。高危人群要提高警惕   丙肝目前还没有有效的保护性疫苗,但早期诊断能够预防可能因感染带来的健康问题并防止病毒传播。   HCV感染高危人群,包括:有静脉药瘾史者;有职业或其他原因(文身、穿孔、针灸等)所致的针刺伤史者;有医源性暴露史,包括手术、透析、不洁口腔诊疗操作、器官或组织移植者;有高危性行为史,如多个性伴侣、男同性恋者;HCV感染者的性伴侣及家庭成员;HIV感染者及其性伴侣;HCV感染母亲所生的子女;破损皮肤和黏膜被HCV感染者血液污染者;有输血或应用血液制品史者。









































北京那治疗白癜风
那里治疗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hstlly.com/ysbj/7789.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广告合作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乘车路线:18路、112路、43路、30路、36路、45路 电子邮箱: lidekdfq@163.com
版权所有:丙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