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杀手”丙肝藏得深 不注意就到晚期了 点击上方“医院”可以定阅哦!丙肝号称“隐蔽杀手”,是很多肝病的“罪魁祸首”。丙肝,是由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发的病毒性肝炎,主要经输血、针刺、吸毒等传播。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丙肝病毒的感染率约为3%。最新发布的“年肝炎公众认知络调查”结果指出,唯一不到10%的丙肝患者在接受医治。丙肝的特点有哪些?1、高危人群易“中招”丙型肝炎简称为丙肝,最近的研究结果显示:在我国普通人群中,丙型肝炎抗体的流行率是0.43%。若按此比例计算,我国的丙型肝炎感染者大概有万。事实上丙型肝炎在普通人群中的流行率的确较低,但在高危人群中感染率高许多。这里说的高危人群主要包括艾滋病人群、吸毒人群、性工作者、性伴较多者、血透人群等。2、任何年龄都可转为慢性肝炎丙肝跟乙肝的感染后病变是非常类似的,可引发急性肝炎,也可引发慢性肝炎。但丙肝感染跟乙肝感染不同之处在于:乙肝如果是成年人感染,转为慢性肝炎的比例较低;但丙肝不管在甚么年龄段感染,都容易转为慢性肝炎且比例可达75%~85%,因此丙肝的慢性肝炎转化比例较乙肝更高。慢性丙肝,如果不进一步医治有可能变成肝硬化,继续发展可能为肝硬化失代偿或肝衰竭,乃至恶化为肝癌,终究需要肝移植或造成生命危险。另外,丙肝还能引发肝外疾病,比如血液系统、皮肤、肾脏、内分泌、眼科、神经免疫性等相干疾病。其中最常见的是内分泌疾病,如糖尿病的产生比例较常人增加3~5倍,这是丙型肝炎典型的肝外表现。我年年都体检,为什么发现不了?有人说:“我年年都体检,没发现有丙肝,后来严重了才查出,这是为何?”丙型肝炎有“隐蔽杀手”之称,感染后可完全无症状或症状较隐蔽,因此病人不会主动求医,自然不容易被发现,也因此造成诊断率低。事实上,丙型肝炎的病人就算体检结果显示肝功能正常,但一旦感染而没有进行病毒清除医治的话,病情仍然是进展的。因此很多病人感染早期没发现,到了晚期或得了肝硬化或肝癌才发现患上丙肝,此时进行医治为时已晚。专家建议年纪较大、有高危行动的人应当主动做丙肝抗体筛查,发现有感染者需尽快接受医治,由于越早医治,效果越好。传统医治局限多丙肝医治新选择不同于乙肝,丙肝的医治效果很好,只要坚持正规的医治,丙肝病毒是可以被完全清除的。一旦感染丙肝病毒,它对肝脏的伤害就会延续进行。不管患者有没有症状,转氨酶是不是正常,只要体内携带了丙肝病毒,就应尽快将其清除,不宜拖延。且丙肝越早医治效果越好,60岁时医治治愈率只有30%,但如年轻时1发现就医治,治愈率能到达70%至80%左右。如果已产生肝硬化,吃药还来得及吗,能逆转吗?文献资料显示,伴随明显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患者经过有效的抗病毒医治,并且使得病毒检测不到(俗称转阴)后,可以明显下降肝功能失代偿和肝癌的发生率,国外数据显示使用该方案医治基因1b型丙肝患者整体SVR率为93%-99%。但是在已有明显肝纤维化或肝硬化时才开始医治的话,有效率会明显的下降。患者对该病还有3大误区第一,“丙”“乙”不分。丙肝和乙肝的传播途径和临床表现类似,但在慢性化率、临床结果、医治效果方面都存在差异。其中,最大的区分就在于丙肝没有疫苗,乙肝则能通过疫苗接种,提早预防。同时,丙肝是可以治愈的,但若不积极规范医治,其发展成慢性肝炎的概率更高,达75%—85%。第二,公众对丙肝的传播途径存在误解,觉得日常生活接触也会传播。其实,丙型肝炎的传播渠道包括血液、性接触和母婴这三种。吸毒,不安全注射,或共用剃须刀、牙刷等,都属于高危行动,要坚决抵制。第三,注意饮食、适当运动就能治愈丙肝也是常见误区。事实上,一旦感染,唯一20%患者能自发清除病毒。因此,我国丙肝防治指南明确规定,只要查到丙肝病毒,肝脏就会有病变,必须进行医治。END医院 AboutGuoEn